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和尺度效应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LUCC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景观生态学中尺度问题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数据来源 | 第16-19页 |
·非遥感数据源 | 第16页 |
·遥感数据源 | 第16-19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9-25页 |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19-20页 |
·自然地理特征 | 第20-23页 |
·地形地貌 | 第20页 |
·土壤 | 第20-21页 |
·气候水文 | 第21-23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3-25页 |
第3章 基于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分析 | 第25-47页 |
·分析方法及测度模型 | 第25-27页 |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 第25页 |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 | 第25-26页 |
·土地利用动态度 | 第26页 |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重心转移模型 | 第26-27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 | 第27-38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状况 | 第27-28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特征 | 第28-31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 | 第31-37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 | 第37-38页 |
·土地利用类型重心转移分析 | 第38-39页 |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区域差异 | 第39-47页 |
第4章 基于景观指数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第47-57页 |
·景观指数选取 | 第47-48页 |
·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第48-57页 |
·粒度水平上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第48-54页 |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第54-57页 |
第5章 景观格局分析的尺度效应 | 第57-71页 |
·景观指数的选择 | 第57-58页 |
·尺度效应及最佳尺度选择 | 第58-71页 |
·粒度响应 | 第58-63页 |
·尺度选择 | 第63-65页 |
·幅度响应 | 第65-71页 |
第6章 景观格局驱动力分析 | 第71-87页 |
·景观格局影响因素数据库 | 第71-80页 |
·景观格局数据库 | 第71-74页 |
·影响因子的选择 | 第74页 |
·影响因素的可视化表达 | 第74-80页 |
·景观格局与影响因素数据库的建立 | 第80页 |
·景观格局空间自相关 | 第80-82页 |
·Moran'sI指数 | 第80-81页 |
·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81-82页 |
·景观格局与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 第82-87页 |
·景观格局破碎度驱动分析 | 第82-84页 |
·景观格局形状指数驱动分析 | 第84-85页 |
·景观格局多样性驱动分析 | 第85-87页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第87-91页 |
·主要结论 | 第87-89页 |
·讨论 | 第89-91页 |
·创新点 | 第89-90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