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论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第2章 老舍国民性改造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第13-21页
   ·东西文化碰撞中的国民性远观第13-16页
   ·左翼文学思潮下的国民性透视第16-17页
   ·八年抗战熔炉中的国民性考验第17-21页
第3章 老舍与鲁迅国民性批判的比较第21-33页
   ·老舍与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异同第21-29页
     ·相同点第21-26页
     ·不同点第26-29页
   ·祥子与阿Q的形象比较第29-33页
     ·有“家”无“国”的狭隘意识第29-30页
     ·想做奴隶而不得第30-31页
     ·逆境中的“精神胜利法”第31-33页
第4章 老舍国民性批判视野下的市民形象第33-43页
   ·老派市民形象第33-35页
     ·老马第33-34页
     ·祁老人第34-35页
     ·张大哥第35页
   ·新派市民形象第35-40页
     ·负面人物形象第36-37页
     ·“想”与“做”矛盾的集合体第37-39页
     ·理想市民形象第39-40页
   ·下层市民形象第40-43页
     ·骆驼祥子第40-41页
     ·《月牙儿》中的“我”第41-43页
第5章 老舍国民性批判的文化内涵第43-55页
   ·北平文化第43-46页
   ·满族文化第46-51页
     ·穷困潦倒的末世人第46-47页
     ·“体面”和“讲究”的礼仪文化第47-50页
     ·理想中的旗人第50-51页
   ·西方文化第51-55页
结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疾病主题到人文主义救赎--以郁达夫小说创作为例
下一篇:《红楼梦》系列续书及《红楼梦补》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