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受力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环境岩土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 第11-12页 |
·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与分类 | 第12页 |
·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污染土的研究现状及试验研究 | 第13-17页 |
·污染土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污染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污染土影响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污染土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土体微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土体微结构的概念及意义 | 第17-18页 |
·土体微结构的概念 | 第17页 |
·土体微结构的意义 | 第17-18页 |
·土体微结构的发展状况 | 第18-20页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8-19页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预期的研究成果 | 第21-22页 |
·本文的组织安排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受力特性 | 第24-46页 |
·引言 | 第24页 |
·试验方案 | 第24-30页 |
·红土及污染物的选取 | 第24-25页 |
·红土的基本特性 | 第25-28页 |
·试验方案 | 第28-30页 |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击实特性 | 第30-34页 |
·硫酸亚铁浓度对红土击实特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最佳浸润时间 | 第32-33页 |
·硫酸亚铁对红土最佳击实指标的影响 | 第33-34页 |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 第34-37页 |
·直剪试验 | 第34页 |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剪应力-剪位移关系 | 第34-35页 |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抗剪强度 | 第35-37页 |
·抗剪强度的确定 | 第35-36页 |
·硫酸亚铁对红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压缩特性 | 第37-41页 |
·固结试验 | 第37-38页 |
·压缩指标的确定 | 第38-39页 |
·硫酸亚铁对红土压缩系数的影响 | 第39-40页 |
·硫酸亚铁对红土压缩模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渗透特性 | 第41-45页 |
·渗透试验 | 第41-42页 |
·渗透系数的确定 | 第42-44页 |
·硫酸亚铁对红土渗透系数的影响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浸泡特性 | 第46-64页 |
·引言 | 第46页 |
·试验方案 | 第46-49页 |
·硫酸亚铁浸入后红土的颗粒组成特性 | 第49-55页 |
·硫酸亚铁浸入后红土的颗粒组成 | 第49-53页 |
·硫酸亚铁的浸入对红土颗粒组成的影响 | 第53-55页 |
·硫酸亚铁浸入后红土的比重特性 | 第55-58页 |
·硫酸亚铁浸入后红土的比重 | 第55-57页 |
·硫酸亚铁的浸入对红土比重的影响 | 第57-58页 |
·硫酸亚铁迁出后红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 第58-59页 |
·硫酸亚铁迁出后红土的抗剪强度 | 第58页 |
·硫酸亚铁的迁出对红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硫酸亚铁迁出后红土的压缩特性 | 第59-62页 |
·压缩指标的确定 | 第59-60页 |
·压缩系数的确定 | 第59-60页 |
·压缩模量的确定 | 第60页 |
·硫酸亚铁的迁出对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 第60-62页 |
·硫酸亚铁的迁出对红土压缩系数的影响 | 第60-61页 |
·硫酸亚铁的迁出对红土压缩模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微结构特性研究 | 第64-72页 |
·引言 | 第64页 |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微结构试验 | 第64-66页 |
·扫描电镜工作原理 | 第64-65页 |
·试验方案 | 第65页 |
·试验结果 | 第65-66页 |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微结构图像的对比分析 | 第66-70页 |
·放大倍数对红土微结构的影响 | 第66-69页 |
·浓度和养护时间对红土微结构的影响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硫酸亚铁对红土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72-82页 |
·引言 | 第72页 |
·硫酸亚铁与红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72-74页 |
·水解作用 | 第72-73页 |
·胶结作用 | 第73页 |
·侵蚀作用 | 第73-74页 |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作用过程 | 第74-75页 |
·硫酸亚铁直接侵蚀红土的作用过程 | 第74页 |
·硫酸亚铁浸泡红土的作用过程 | 第74-75页 |
·硫酸亚铁浸入红土的作用过程 | 第74-75页 |
·硫酸亚铁迁出红土的作用过程 | 第75页 |
·PH值对硫酸亚铁侵蚀红土的影响 | 第75页 |
·硫酸亚铁对红土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75-78页 |
·硫酸亚铁对红土击实特性的影响 | 第75-76页 |
·硫酸亚铁对红土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 | 第76-77页 |
·硫酸亚铁对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 第77页 |
·硫酸亚铁对红土渗透特性的影响 | 第77-78页 |
·硫酸亚铁侵蚀红土浸泡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78-81页 |
·硫酸亚铁的浸入对红土颗粒组成的影响 | 第78页 |
·硫酸亚铁的浸入对红土比重的影响 | 第78-79页 |
·硫酸亚铁的迁出对红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79-80页 |
·硫酸亚铁的迁出对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 第80-81页 |
·硫酸亚铁对红土微结构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2-84页 |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附录 | 第90-91页 |
附件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