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区剩余污泥高温厌氧处理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城市污泥的概述 | 第10-12页 |
·有机质及营养成分 | 第10-11页 |
·重金属 | 第11-12页 |
·有机污染物 | 第12页 |
·病原体 | 第12页 |
·城市污泥的处置及利用 | 第12-14页 |
·城市污泥的处置及问题 | 第12-13页 |
·城市污泥的利用 | 第13-14页 |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情况 | 第14-18页 |
·日本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 第15页 |
·美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 第15-16页 |
·部分欧洲国家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 第16-18页 |
·高温厌氧消化 | 第18-20页 |
·高温厌氧消化的概念 | 第18-19页 |
·高温厌氧消化的特点 | 第19-20页 |
2 研究背景内容方法 | 第20-25页 |
·研究背景 目的及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2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20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高温厌氧消化装置 | 第22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5页 |
·污泥样品预处理 | 第23页 |
·污泥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污泥中金属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5-51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总氮的影响 | 第25-27页 |
·总氮测定的工作原理 | 第25页 |
·总氮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5-26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总氮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氨氮的影响 | 第27-30页 |
·氨氮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8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氨氮含量的影响 | 第28-30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速效态钾的影响 | 第30-32页 |
·速效态钾测定的工作原理 | 第30页 |
·速效态钾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0-31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速效态钾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有机质的影响 | 第32-36页 |
·有机质测定的工作原理 | 第32页 |
·样品有机质的测定步骤 | 第32-33页 |
·样品有机质的高温厌氧消化结果 | 第33-34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全磷的影响 | 第36-39页 |
·全磷测定的工作原理 | 第36页 |
·样品全磷测定步骤 | 第36-37页 |
·全磷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7-38页 |
·样品全磷的高温厌氧消化结果 | 第38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全磷的影响 | 第38-39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砷的影响 | 第39-46页 |
·砷测定的工作原理 | 第39-41页 |
·样品中砷的测定步骤 | 第41页 |
·砷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1-42页 |
·污泥原样中总砷的测定 | 第42页 |
·总砷测量过程中对空白实验的控制 | 第42-44页 |
·样品中总砷的高温厌氧消化结果 | 第44-45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总砷的影响 | 第45-46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铬的影响 | 第46-50页 |
·铬测定的工作原理 | 第46页 |
·样品中铬的测定步骤 | 第46-47页 |
·铬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7页 |
·污泥原样中铬的测定 | 第47-48页 |
·样品中总砷的高温厌氧消化结果 | 第48-49页 |
·高温厌氧消化对铬的影响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4 兰州地区消化污泥最大施用量的计算 | 第51-58页 |
·消化后污泥含量与园林绿化用泥质对比 | 第51页 |
·环境容量的计算 | 第51-55页 |
·土壤静态容量数学模型 | 第52页 |
·兰州地区土壤背景值 | 第52页 |
·土壤临界值 | 第52-53页 |
·兰州土壤静态容量的计算与分析 | 第53页 |
·兰州土壤动态容量数学模型 | 第53-54页 |
·兰州土壤动态容量的计算与分析 | 第54-55页 |
·污泥最大施用量的计算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页 |
·建议与问题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