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20页 |
前言 | 第20-23页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23-38页 |
第一节 肝郁证和肝郁证研究现状 | 第23-33页 |
1、肝郁证的历史沿革 | 第23-24页 |
2、肝郁证的证候特点 | 第24-25页 |
3、肝郁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 第25-27页 |
4、肝郁证的研究现状 | 第27-33页 |
第二节 证候和证候蛋白质组学 | 第33-36页 |
1、中医证候实质研究思路 | 第33-34页 |
2、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 | 第34-35页 |
3、蛋白质组学应用于证实质研究的思考 | 第35-36页 |
第三节 蓝斑与肝郁证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38-84页 |
第一节 肝郁证动物模型的制备 | 第38-49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2、结果 | 第41-49页 |
第二节 蓝斑组织蛋白质组2-DE分离图像的制备和分析 | 第49-56页 |
1、实验材料 | 第49-51页 |
2、实验方法 | 第51-55页 |
3、结果 | 第55-56页 |
第三节 差异蛋白质的质谱鉴定和数据库确认 | 第56-60页 |
1、实验材料 | 第56-57页 |
2、实验方法 | 第57-59页 |
3、结果 | 第59-60页 |
第四节 差异蛋白表达的验证 | 第60-84页 |
1、血清中T3、T4和TSH检测 | 第60-62页 |
2、蓝斑的病理组织检测 | 第62-67页 |
3、IHC检测蓝斑组织中TTR、Latexin和Sirt2的表达情况 | 第67-71页 |
4、RT-PCR法检测蓝斑组织中Latexin、Sirt2和TTR的表达情况 | 第71-78页 |
5、免疫印迹法检测蓝斑组织中TTR、Latexin和Sirt2的表达情况 | 第78-84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84-92页 |
第一节 肝郁证动物模型制备与评价的思考 | 第84-86页 |
第二节 中西药选择的思考 | 第86-87页 |
第三节 大鼠蓝斑组织的取材及蛋白提取 | 第87-88页 |
第四节 选择蓝斑组织进行分离的意义 | 第88页 |
第五节 选择Latexin、Sirt2和TTR的原因及验证后的思考 | 第88-92页 |
全文小结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3页 |
致谢 | 第103-106页 |
统计学证明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