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德宏摆夷土司的民族国家认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27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9页 |
二、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9-25页 |
(一) 近代德宏傣族及土司相关研究 | 第9-18页 |
(二) 族群认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4-25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第一章 历史上的德宏摆夷及土司制度的确立 | 第27-36页 |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德宏摆夷社会 | 第27-32页 |
一、 以“勐”为中心的社会组织 | 第28-29页 |
二、 以“勐制”为核心的土地制度 | 第29-30页 |
三、 与“勐神”相结合的佛教生活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土司制度在德宏摆夷地区的确立 | 第32-35页 |
一、 土司制度的初设 | 第32-33页 |
二、 德宏十土司正式设立 | 第33-34页 |
三、 三征麓川对土司制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二章 腾越起义与德宏摆夷的民族国家认同 | 第36-51页 |
第一节 腾越起义——民族国家建构的尝试 | 第36-41页 |
一、 民族主义在云南边陲的传播 | 第36-38页 |
二、 腾越起义的经过 | 第38-41页 |
第二节 从刀安仁看摆夷的民族国家认同 | 第41-50页 |
一、 腾越起义之前的刀安仁 | 第41-45页 |
(一) 仇满抗英思想的形成 | 第41-43页 |
(二) 民主实践 | 第43-45页 |
二、 腾越起义中的刀安仁 | 第45-50页 |
(一) 起义的组织者 | 第45-47页 |
(二) 刀安仁入狱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民国设治与德宏摆夷土司的民族国家认同 | 第51-66页 |
第一节 德宏地区的改土归流——民族国家建构的努力 | 第51-57页 |
一、 渐近改流,土流并治 | 第51-56页 |
二、 改流再起,废除土司 | 第56-57页 |
第二节 摆夷土司的应对 | 第57-66页 |
一、 认同于民族国家 | 第58-61页 |
(一) 行动上——改汉姓 | 第58-59页 |
(二) 建言献策——请求保留土司制度 | 第59-61页 |
二、 与政府相抗衡 | 第61-66页 |
(一) 对抗设治局 | 第61-64页 |
(二) 企图自治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页 |
第四章 德宏摆夷土司的抗日历程 | 第66-73页 |
第一节 滇西抗日战争——民族国家的抗争 | 第66-68页 |
一、 滇西抗战的背景及经过 | 第66-67页 |
二、 腾龙边区沦陷情形 | 第67-68页 |
第二节 抗战中德宏摆夷土司的认同危机 | 第68-72页 |
一、 积极投身抗战——认同的强化 | 第69-70页 |
二、 维持会与摆夷土司——认同的危机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