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自由度磁悬浮隔振系统隔振器布置方案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立题意义 | 第10-11页 |
·隔振技术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隔振技术 | 第11-12页 |
·隔振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12-13页 |
·隔振器及其布置优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项目支撑 | 第15-17页 |
第2章 隔振器及其布置原则 | 第17-29页 |
·隔振器的分类 | 第17-21页 |
·被动隔振器 | 第17-19页 |
·主动隔振器 | 第19-21页 |
·隔振器选用和布置原则 | 第21-22页 |
·隔振器的选用原则 | 第21页 |
·隔振器的布置原则 | 第21-22页 |
·隔振效果的评价指标 | 第22-28页 |
·力传递率 | 第22-23页 |
·插入损失 | 第23-24页 |
·振级落差 | 第24页 |
·功率流 | 第24-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多自由度被动隔振系统隔振器布置数目研究 | 第29-51页 |
·隔振系统设计 | 第29-33页 |
·隔振系统的结构 | 第29-30页 |
·隔振系统参数 | 第30-31页 |
·隔振器布置方案 | 第31页 |
·隔振器的选用 | 第31-33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隔振系统模态分析 | 第33页 |
·隔振系统谐响应分析 | 第33-34页 |
·隔振系统的ANSYS模型 | 第34-35页 |
·模态分析结果 | 第35-38页 |
·隔振系统固有频率 | 第35-36页 |
·隔振系统各阶振型 | 第36-38页 |
·谐响应分析结果 | 第38-50页 |
·布置方案(a)谐响应分析结果 | 第39-44页 |
·布置方案(b)的谐响应分析结果 | 第44-46页 |
·布置方案(c)的谐响应分析结果 | 第46-48页 |
·综合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多自由度被动隔振系统隔振器布置位置研究 | 第51-69页 |
·隔振系统建模研究 | 第51-59页 |
·隔振系统结构组成 | 第51-52页 |
·隔振系统建模步骤 | 第52页 |
·隔振对象建模 | 第52-55页 |
·柔性基础建模 | 第55-56页 |
·隔振系统综合模型 | 第56-58页 |
·求解系统响应 | 第58-59页 |
·隔振效果评估 | 第59-60页 |
·振源输入到系统的功率流 | 第59-60页 |
·传递到柔性基础上的功率流 | 第60页 |
·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率 | 第60页 |
·隔振器布置位置研究 | 第60-68页 |
·隔振器布置位置研究方法 | 第60-61页 |
·隔振系统参数分析 | 第61-62页 |
·数值分析结果 | 第62-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多自由度磁悬浮隔振系统隔振器布置研究 | 第69-82页 |
·磁悬浮隔振器的原理与刚度特性 | 第69-74页 |
·磁悬浮隔振器的隔振原理 | 第69-71页 |
·磁悬浮隔振器的刚度特性分析 | 第71-74页 |
·磁悬浮隔振系统模型 | 第74-75页 |
·磁悬浮隔振器的布置方案 | 第75-81页 |
·不同参数下隔振系统功率流传递率对比 | 第75-80页 |
·最终布置方案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本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