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太子参及其连作障碍 | 第11-18页 |
| 1 太子参 | 第11-14页 |
| ·太子参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 | 第11页 |
| ·太子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 第11-12页 |
| ·太子参栽培中的问题 | 第12-14页 |
| 2 连作障碍 | 第14-16页 |
|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及其危害 | 第14-15页 |
| ·连作障碍的原因 | 第15-16页 |
| 3 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意义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太子参根际土壤中酚酸物质的检测 | 第18-2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 ·土壤中酚酸物质的提取 | 第18-19页 |
| ·标准样品的制备 | 第19页 |
| ·HPLC 测定条件 | 第19页 |
| ·数据分析 | 第1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1页 |
| ·图谱分析 | 第19-20页 |
| ·含量分析 | 第20-21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太子参根际细菌种群变化分析 | 第22-3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 ·土壤微生物总 DNA 的提取与纯化 | 第22页 |
| ·土壤微生物基因组的 PCR 扩增与酶切 | 第22-23页 |
| ·数据分析 | 第23页 |
| 2 结果分析 | 第23-35页 |
| ·不同连作年限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分析 | 第23-28页 |
| ·不同连作年限太子参根际土壤细菌种群变化分析 | 第28-35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太子参根际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酚酸对细菌生长影响 | 第36-4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 ·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 第36-37页 |
| ·菌的分子鉴定 | 第37页 |
| ·参提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 第37页 |
| ·酚酸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伯克氏菌与镰刀菌对峙培养 | 第38页 |
| ·太子参组培苗构建 | 第38页 |
| ·菌对太子参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第3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 ·太子参根际土壤中细菌的鉴定 | 第38-40页 |
| ·参提液对肠杆菌与伯克氏菌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 ·酚酸物质对肠杆菌与伯克氏菌生长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混合酚酸对肠杆菌与伯克氏菌生长的影响 | 第42页 |
| ·伯克氏菌与镰刀菌对峙培养 | 第42-43页 |
| ·组培苗构建与细菌对组培苗的影响 | 第43-45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肠杆菌与伯克氏菌的定量 | 第46-5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 ·土壤微生物总 DNA 的提取、纯化和浓度测定 | 第46-47页 |
| ·伯克氏菌与肠杆菌的荧光定量 PCR | 第4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3页 |
| ·伯克氏菌的荧光定量 PCR | 第47-50页 |
| ·肠杆菌的荧光定量 PCR | 第50-53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1 结论 | 第54-55页 |
| 2 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 附录一 | 第62-66页 |
| 附录二 | 第66-67页 |
| 附录三 | 第67-68页 |
| 附录四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