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包装材料物质迁移及阻隔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论文的创新性 | 第14-15页 |
·化妆品包装材料中的添加剂及其毒性 | 第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我国相关法规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欧盟和美国相关法规 | 第17-20页 |
·迁移试验研究 | 第20-21页 |
·迁移机理及模型 | 第21-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溶出物迁移实验 | 第24-38页 |
·包装材料溶出物质及其影响分析 | 第24-25页 |
·试剂、仪器及材料 | 第25-26页 |
·化学试剂 | 第25-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实验结果 | 第27-35页 |
·溶液澄清度 | 第27页 |
·水浸液紫外吸收度 | 第27-30页 |
·乙醇浸液紫外吸收度 | 第30-32页 |
·pH 变化值 | 第32页 |
·易氧化物 | 第32-33页 |
·重金属 | 第33-34页 |
·不挥发物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实验项目设计依据 | 第35-36页 |
·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迁移物质的确定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PE、PP 中抗氧化剂含量测定及迁移研究 | 第38-48页 |
·常用的抗氧剂分析 | 第38-40页 |
·抗氧剂 1010 | 第38-39页 |
·抗氧剂 330 | 第39页 |
·抗氧剂 168 | 第39-40页 |
·抗氧剂 1076 | 第40页 |
·试剂、仪器及材料 | 第40-42页 |
·化学试剂 | 第40-41页 |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迁移条件及模拟物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色谱条件 | 第42页 |
·对照液制备 | 第42-43页 |
·抗氧剂含量供试液制备 | 第43页 |
·抗氧剂迁移供试液制备 | 第43页 |
·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第43页 |
·方法的精密度 | 第43-44页 |
·PE、PP 抗氧剂含量及迁移量 | 第44-46页 |
·定性、定量分析 | 第46-47页 |
·定性、定量分析 | 第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PET 材料中乙醛残留量的测定 | 第48-53页 |
·PET 材料分析 | 第48-49页 |
·PET 材料结构分析 | 第48页 |
·乙醛 | 第48-49页 |
·国家标准对乙醛残留的限度要求 | 第49页 |
·试剂、仪器及材料 | 第49页 |
·化学试剂 | 第49页 |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色谱条件 | 第49-50页 |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50页 |
·样品制备 | 第50页 |
·实验结果 | 第50-51页 |
·线性范围 | 第50页 |
·PET 乙醛残留量色谱图 | 第50-51页 |
·定量分析 | 第51页 |
·讨论 | 第51-52页 |
·PET 瓶中乙醛的来源 | 第51页 |
·玻璃瓶的氮气保护 | 第51-52页 |
·乙醛标样对标准曲线的影响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PE、PP、PET 阻隔性能研究 | 第53-59页 |
·容器阻隔性能测试研究进展 | 第53-54页 |
·试剂、仪器及材料 | 第54页 |
·化学试剂 | 第54页 |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方法条件 | 第54-55页 |
·样品制备 | 第55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5-57页 |
·乙醇、水蒸气透过量计算公式 | 第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57页 |
·讨论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总结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件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