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培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公民慈善意识概述第10-17页
   ·慈善及公民慈善意识的定义第10-12页
     ·学界对于慈善及公民慈善意识定义的研究综述第10-11页
     ·慈善及公民慈善意识的定义第11-12页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的基本内容第12-15页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基本内容中的知识层面第12-13页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基本内容中的价值认识层面第13-15页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培养的意义第15-17页
     ·有利于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第15页
     ·有利于社会道德重建第15-16页
     ·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第16页
     ·有利于促进公民自身的发展第16-17页
第二章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的文化渊源第17-26页
   ·儒家文化的慈善观第17-18页
   ·道家文化的慈善观第18-20页
   ·佛教文化的慈善观第20-22页
   ·其它先秦诸子文化的慈善观第22-23页
   ·社会主义文化的慈善观第23-26页
第三章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6-34页
   ·学界关于中国公民慈善意识现状研究的基本情况第26-27页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现存问题第27-29页
     ·慈善法制化进程滞后第27-28页
     ·社会慈善文化薄弱第28-29页
     ·慈善组织公信力缺乏第29页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4页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现状的社会文化原因第29-31页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现状的政治经济原因第31-34页
第四章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培养的对策第34-45页
   ·应加快推进慈善法制化进程第34-35页
   ·应积极推进社会慈善文化建设第35-41页
     ·政府应加强慈善文化建设第35-36页
     ·媒体应在慈善宣传与报道中加强舆论引导第36-38页
     ·慈善组织应成为培养公民慈善意识活动的组织协调者第38-39页
     ·学校应成为慈善文化教育的奠基者第39-41页
     ·家庭应发挥公民慈善意识培养的启蒙作用第41页
   ·应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第41-45页
     ·政府应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督第42-43页
     ·媒体应担负起监督慈善组织的舆论使命第43页
     ·慈善组织应积极进行自身建设成长为具有社会公信力的慈善事业载体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47-48页
附件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压循环熏蒸实验装置抽排系统气体流动模拟及优化
下一篇:电视节目模板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