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红枫(Acer rubrum)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0-19页 |
| ·植物组织培养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 | 第12-16页 |
| ·植物组织培养的途径 | 第16页 |
|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 第16-18页 |
|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前景 | 第18-19页 |
| ·美国红枫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美国红枫的生物学特性 | 第19页 |
| ·美国红枫的良种选育 | 第19页 |
| ·美国红枫的繁殖研究 | 第19-21页 |
| ·美国红枫的用途 | 第21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美国红枫无菌体系的建立 | 第22-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 ·仪器与培养基的准备 | 第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 ·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的确定 | 第23-25页 |
| ·污染率的动态变化 | 第25-26页 |
| ·讨论 | 第26页 |
| ·小结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 | 第28-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 ·仪器与培养基的准备 | 第28页 |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 第30-31页 |
| ·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 | 第31-32页 |
| ·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 | 第32页 |
| ·讨论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6页 |
|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 第33页 |
| ·愈伤组织增殖培养 | 第33-34页 |
|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美国红枫腋芽组织培养 | 第36-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 ·仪器与培养基的准备 | 第36页 |
| ·试验方法 | 第36-38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 ·腋芽启动培养 | 第38-40页 |
| ·继代培养 | 第40-41页 |
| ·生根培养 | 第41-43页 |
| ·炼苗移栽 | 第43-45页 |
| ·讨论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8页 |
| ·启动培养 | 第46-47页 |
| ·继代培养 | 第47页 |
| ·生根培养 | 第47页 |
| ·炼苗移栽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附图 | 第52-56页 |
| 附录 | 第56-58页 |
|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和参研课题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