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掘业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创新点与难点 | 第11-12页 |
·创新点 | 第11-12页 |
·难点 | 第12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35页 |
·政治风险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 第13-16页 |
·政治风险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政治风险源 | 第17-19页 |
·传统的政治风险源 | 第17-18页 |
·新的政治风险源 | 第18-19页 |
·政治风险的表现形式 | 第19-20页 |
·税收歧视 | 第19页 |
·剥夺性措施 | 第19页 |
·政治制裁 | 第19页 |
·没收 | 第19页 |
·正式征用 | 第19-20页 |
·国有化 | 第20页 |
·政府干预 | 第20页 |
·强制出售 | 第20页 |
·公众团体的影响 | 第20页 |
·政治风险的分类 | 第20-25页 |
·常规分类 | 第20-21页 |
·按风险大小分类 | 第21-22页 |
·按影响层次分类 | 第22-23页 |
·按风险源分类 | 第23页 |
·按限制措施分类 | 第23页 |
·按风险流向分类 | 第23-25页 |
·政治风险框架 | 第25-26页 |
·政治风险的评估方法 | 第26-30页 |
·宏观政治风险的评估方法 | 第26-29页 |
·微观政治风险评估方法 | 第29-30页 |
·政治风险报告和评级机构 | 第30-32页 |
·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30页 |
·官方或半官方机构 | 第30-31页 |
·非政府组织(NGOs) | 第31页 |
·私人机构 | 第31-32页 |
·学校研究机构 | 第32页 |
·政治风险的发展趋势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研究设计和问卷设定 | 第35-41页 |
·研究设计 | 第35页 |
·问卷设定 | 第35-41页 |
·设计的原则 | 第35页 |
·设计的步骤 | 第35-36页 |
·问卷的结构 | 第36-37页 |
·题项的确定 | 第37-39页 |
·调研样本选取 | 第39-41页 |
4 小样本前测 | 第41-47页 |
·小样本前测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信度检验 | 第41页 |
·小样本前测数据因子分析 | 第41-46页 |
·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 第46-47页 |
5 正式问卷查及结果分析 | 第47-57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 第47-48页 |
·数据收集 | 第47-48页 |
·数据分析本 | 第48页 |
·样本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48页 |
·信度检验 | 第48页 |
·效度检验 | 第48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8-52页 |
·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8-49页 |
·采掘业跨国经营与东道国经营环境相关风险要素 | 第49-51页 |
·风险担保工具的了解和应用 | 第51页 |
·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和应用 | 第51-52页 |
·因子分析 | 第52-57页 |
·政治风险影响因素 | 第52-54页 |
·风险担保工具的了解和应用 | 第54-55页 |
·政治风险的应对策略选择 | 第55-57页 |
6 研究结论分析与管理建议 | 第57-65页 |
·政治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57-59页 |
·跨国经营政治风险宏观管理制度无序 | 第57-58页 |
·企业没有风险管理专岗 | 第58页 |
·相关的法律保障制度滞后 | 第58-59页 |
·对担保工具缺乏了解和应用 | 第59页 |
·风险管理对策 | 第59-62页 |
·政府层面 | 第59-61页 |
·企业层面 | 第61-62页 |
·本研究的局限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