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儿科护理学论文

学龄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3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目的第11页
 三、操作性定义第11-13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13-32页
 一、先天性心脏病概述第13-14页
  (一) 先天性心脏病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第13页
  (二) 室间隔缺损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意义及疾病回顾第13-14页
 二、术后疼痛的概述第14-25页
  (一) 疼痛的定义第14-15页
  (二) 术后疼痛产生机制第15页
  (三) 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第15-16页
  (四) 术后疼痛对患儿的危害第16-18页
  (五) 儿童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第18-20页
  (六) 儿童术后疼痛的控制现状第20-25页
 三、儿童术后疼痛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25-28页
 四、测量及研究工具的回顾第28-32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32-38页
 一、研究设计类型第32页
 二、研究对象第32-33页
  (一) 研究总体和样本第32页
  (二) 样本的选择第32页
  (三) 样本量的估计第32-33页
  (四) 抽样方法第33页
 三、研究指标和工具第33-34页
  (一) 一般资料调查表第33页
  (二) 疾病资料调查表第33页
  (三) 术后治疗史第33页
  (四) 术后疼痛评估工具第33-34页
 四、资料收集的步骤第34-35页
  (一) 资料收集前的准备第34页
  (二) 收集资料的步骤第34-35页
 五、资料分析方法第35-36页
  (一) 统计描述第35页
  (二) 统计分析第35-36页
 六、质量控制第36-37页
  (一) 研究设计阶段第36页
  (二) 资料收集阶段第36页
  (三) 数据录入阶段第36页
  (四) 资料分析阶段第36-37页
  (五) 资料总结阶段第37页
 七、伦理问题第37-38页
第四章 结果第38-63页
 一、一般资料第38-40页
 二、学龄前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疼痛的评估结果第40-48页
  (一) 学龄前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各时点疼痛现状第40-43页
  (二) 学龄前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主、客观疼痛评分相关性分析第43-45页
  (三) 学龄前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主、客观疼痛评分的非参数检验第45页
  (四) 学龄前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疼痛的变化趋势第45-48页
 三、学龄前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疼痛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第48-58页
 四、影响学龄前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疼痛的单因素分析第58-60页
 五、影响学龄前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疼痛的多因素分析第60-63页
第五章 讨论第63-71页
 一、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分析第63页
 二、学龄前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疼痛评估结果分析第63-68页
 三、学龄前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疼痛影响因素的分析第68-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71-73页
 一、结论第71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71-72页
 三、研究的局限性第72页
 四、对今后的建议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附件第79-84页
 附件一 知情同意书第79-80页
 附件二 一般资料调查表第80页
 附件三 疾病资料调查表第80页
 附件四 术后治疗调查表第80-81页
 附件五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第81-82页
 附件六 疼痛行为评估量表第82-83页
 附件七 室间隔缺损型先天性心脏病学龄前儿童术后疼痛评分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见农药污染物在人体血液样本中的检测及人体负荷水平研究
下一篇:个体指导联合小组治疗对社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干预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