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误读现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3页
 (一) 选题缘起第9页
 (二) 选题意义第9-10页
 (三) 文献综述第10-12页
 (四) 研究方法第12页
 (五) 创新之处第12-13页
一、国际新闻报道误读现象概述第13-21页
 (一) 国际新闻的概念第13-14页
 (二) 误读的概念第14-15页
 (三) 误读呈现的两种方式第15-17页
 (四) 误读现象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具体的表现形式第17-21页
二、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误读现象对传播的影响第21-29页
 (一) 认知层面上的影响第21-23页
  1. 导致国外民众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妖魔化的认知第21-22页
  2. 导致我国民众对西方等他国形象的消极偏知第22-23页
 (二) 态度上的影响第23-26页
  1. 易激发公众情绪第23-24页
  2. 易影响国民对他国的消极态度第24-26页
 (三) 行为上的影响第26-29页
  1. 对国际冲突事件的解决起消极作用第26-27页
  2. 易发生公众群体性事件第27-29页
三、国际新闻报道中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第29-41页
 (一) 媒体无意识造成的误读第29-34页
  1. 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造成误读第29-31页
  2. 中西语言编码层面差异造成误读第31-33页
  3. 中西跨文化误译造成误读第33-34页
 (二) 媒体有意识造成的误读第34-38页
  1. 中西国家利益不同造成误读第35-36页
  2. 中西方意识形态存在的差异造成误读第36-37页
  3. 中西媒介话语权不对等造成误读第37-38页
 (三) 中西记者的新闻专业运作不同造成的误读第38-41页
  1. 中西记者新闻理念不同造成的误读第38-39页
  2. 中西新闻写作方式不同造成的误读第39-41页
四、减少国际新闻报道中误读现象的对策第41-51页
 (一) 加强跨文化能力第41-45页
  1. 重视文化差异第41-42页
  2. 提高外语语言水平第42-43页
  3. 提高母体语言与非母体语言的互译水平第43-45页
 (二) 加强对外交流,营造和谐的国际舆论环境第45-49页
  1. 加强媒体外交,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第45-46页
  2. 更新我国国际新闻报道的理念与方法第46-48页
  3. 创制与目标国受众相一致的“亲近性文本”第48-49页
 (三) 构建与国际媒体记者互动交流的平台第49-51页
结语第51-53页
注释第53-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河健康报》健康传播研究
下一篇:河南电视台《民生大参考》栏目特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