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9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6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三、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一) 写作思路第16-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页
 四、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9-23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一) 农民工第19页
  (二) 农民工市民化第19页
  (三) 政府责任第19-20页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23页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第20-21页
  (二) 政策科学理论第21-22页
  (三) 社会公平理论第22-23页
第三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政府责任的实践分析第23-33页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进程回顾第23-26页
  (一) 自由发展阶段(1949-1957)第23页
  (二) 停滞阶段(1958-1983)第23-24页
  (三) 曲折发展阶段(1984-1991)第24-25页
  (四) 稳定快速发展阶段(1992-至今)第25-26页
 二、国外农民市民化的经验第26-27页
  (一) 英国的农民市民化第26页
  (二) 美国的农民市民化第26-27页
  (三) 日本的农民市民化第27页
 三、国内部分城市和地区政府的探索第27-33页
  (一) 浙江省的探索与实践第28-29页
  (二) 上海市的探索与实践第29-30页
  (三) 深圳市的探索与实践第30-31页
  (四) 重庆市的“户籍制度改革”第31-33页
第四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政府责任的缺失及原因分析第33-43页
 一、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第33-38页
  (一) 制度供给不足第33-35页
  (二) 管理缺失第35页
  (三) 思想认识错位第35-36页
  (四) 服务缺位第36-38页
 二、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第38-43页
  (一) 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第38-39页
  (二) 政府价值取向偏离第39页
  (三)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失第39-40页
  (四) 政府自身利益驱动第40-43页
第五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定位与实现第43-55页
 一、制度创新第43-49页
  (一) 户籍制度改革第43-45页
  (二) 构建农民退出农业、农村的新型机制第45-47页
  (三)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第47-49页
 二、管理创新第49-51页
  (一) 创建多元参与的服务型管理模式第49页
  (二) 建立统一的管理服务网络第49-50页
  (三) 转变管理理念第50页
  (四) 促进农民工与市民的良性互动第50-51页
 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第51-53页
  (一)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第51页
  (二) 落实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第51-52页
  (三) 切实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第52-53页
  (四) 妥善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第53页
 四、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工就地转移第53-55页
  (一) 县域经济发展有益于农民工就地转移第53-54页
  (二) 农民工就地转移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第54-55页
结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下一篇:转型期我国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