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冻融退化过程中群落及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研究意义第10-12页
   ·文献综述第12-19页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成因分析第12-14页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的分析第14-16页
     ·草地退化过程中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进展分析第16-19页
       ·生态化学计量起源及内涵第16-17页
       ·生态化学计量的主要原理和理论第17页
       ·草地退化过程中生态化学计量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高寒草甸冻融退化过程中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多样性特征第19页
     ·高寒草甸冻融退化过程中优势种植物C、N、P含量及生态计量特征第19页
     ·高寒草甸冻融退化过程中土壤C、N、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第19-20页
2 研究地区概况与试验方法第20-25页
   ·研究区概况第20-21页
     ·地理概况第20-21页
     ·植被与土壤第21页
   ·试验设计第21-25页
     ·样地设置第21页
     ·草地植物群落特征调查第21-22页
     ·植物和土壤样品的收集第22页
     ·植物多样性测定第22-23页
       ·α多样性的测定第22-23页
       ·β多样性测度第23页
     ·植物和土壤样品分析第23-25页
3 结果第25-40页
   ·高寒草甸冻融退化过程中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多样性特征第25-30页
     ·高寒草甸冻融退化过程中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变化特征第25-28页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组分的变化特征第25-27页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盖度的变化特征第27页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高度的变化特征第27-28页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第28页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β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第28-29页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特征第29-30页
   ·高寒草甸冻融退化过程中优势种植物C、N、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第30-34页
     ·高寒草甸青藏片草C、N、P含量的变化特征第30-32页
     ·高寒草甸青藏苔草C、N、P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第32-34页
   ·高寒草甸冻融退化过程中土壤C、N、P含量及生态计量特征第34-40页
     ·高寒草甸土壤C、N、P含量的变化特征第34-36页
     ·高寒草甸土壤C、N、P的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第36-37页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与土壤碳、氮、磷含量及比值的相关性第37页
     ·高寒草甸优势种植物氮、磷含量与土壤氮、磷含量的相关性第37-40页
4 讨论第40-46页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对冻融退化的响应第40-42页
   ·高寒草甸优势种植物化学计量特征对冻融退化的响应第42-43页
   ·高寒草甸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对冻融退化的响应第43-44页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与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第44-46页
5 高寒草甸冻融退化系统的恢复策略第46-49页
   ·植物系统恢复策略第46-47页
     ·增加植物群落内的豆科植物,确保家畜的生长和生产第46页
     ·采用点播式的补播方式,避免对高寒草甸过度的损害第46-47页
   ·土壤系统恢复策略第47-49页
     ·改家畜粪便从能源利用向肥料利用转变,提高土壤肥料施入量第47-48页
     ·增施鸟和鸡粪,改善优势植物生长受P限制的现状第48-49页
6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第49-52页
   ·主要结论第49-50页
     ·明晰了冻融退化过程中高寒草甸群落组分的变化特征第49页
     ·查清了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和生产力对冻融退化的响应第49页
     ·揭示了冻融退化对草甸优势种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第49-50页
     ·明确了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冻融退化的响应第50页
     ·确定了高寒草甸优势种和土壤化学计量比间的关系第50页
     ·提出了退化高寒草甸恢复的策略第50页
   ·研究展望第50-52页
     ·豆科植物入侵和系统生产力间的关系第50-51页
     ·明确高寒草甸冻融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作用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0页
研究生阶段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株龄紫穗槐根系分布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研究
下一篇:甘南州草地植被覆盖度与物候期时空变化动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