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筑论文--银行、储蓄所、保险公司论文

青岛近代银行建筑保护修复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第12页
   ·研究对象第12-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研究框架示意图第17-18页
第2章 青岛近代银行建筑的历史沿革第18-30页
   ·青岛近代银行业产生的历史背景第18-21页
     ·青岛——近代华东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第18页
     ·青岛近代银行业的发展历史第18-21页
       ·德占时期第19页
       ·日占时期第19-20页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第20页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第20页
       ·第二次日占时期至解放前第20-21页
       ·解放后第21页
   ·青岛近代银行建筑的发展概况第21-24页
     ·萌芽时期第22-23页
     ·发展时期第23页
     ·兴盛时期第23-24页
     ·衰落时期第24页
   ·青岛近代银行建筑的地理位置分析第24-28页
     ·分布特点第24-27页
       ·沿商业区分布第24-27页
       ·集聚现象第27页
     ·对周围建筑的影响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青岛近代银行建筑的现状及特征分析第30-58页
   ·青岛近代银行建筑现状第30-38页
     ·金融功能第31-33页
     ·办公功能第33-35页
     ·商业功能第35-36页
     ·居住功能第36页
     ·闲置第36-37页
     ·建筑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第37-38页
     ·小结第38页
   ·建筑功能构成第38-40页
   ·建筑布局第40-43页
     ·总体布局第40页
     ·平面布局第40-43页
       ·L 型布局第40-41页
       ·方型布局第41-42页
       ·其他布局第42-43页
   ·造型风格第43-52页
     ·以券廊式(也称殖民地式)为代表的早期建筑第43-46页
     ·受西方复古思潮影响的中期建筑第46-49页
       ·古典复兴第47-48页
       ·浪漫主义第48-49页
       ·折衷主义第49页
     ·受新建筑运动影响的后期建筑第49-52页
   ·建筑细部第52-54页
     ·屋顶第53页
     ·女儿墙第53-54页
     ·柱式第54页
   ·青岛近代银行建筑的价值分析第54-57页
     ·历史信息价值第54-55页
     ·艺术价值第55-56页
     ·利用价值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青岛近代银行建筑保护修复研究第58-72页
   ·青岛立法保护历史建筑第58-59页
   ·近代银行建筑保护修复的原则第59-61页
     ·原真性原则第60页
     ·可读性原则第60-61页
     ·可识别性原则第61页
     ·可逆性原则第61页
   ·近代银行建筑保护修复的前期准备第61-63页
     ·可行性分析第61-62页
     ·历史调研第62页
     ·照片汇编第62页
     ·建筑测绘第62-63页
     ·建筑检测第63页
   ·近代银行建筑的保护和修复类别第63-64页
   ·近代银行建筑的功能置换第64页
   ·近代银行建筑的保护修复技术第64-71页
     ·建筑构件的临时保护措施及拆除技术第64-65页
     ·结构加固技术第65-67页
     ·建材清洗技术第67-68页
     ·墙面修复技术第68-69页
     ·门窗修复技术第69-70页
     ·常见建材的保护修复技术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东莱银行保护修复实例研究第72-90页
   ·项目背景第72-74页
     ·东莱银行历史沿革第72-73页
     ·东莱银行旧址概况第73页
     ·东莱银行建筑现状第73-74页
   ·东莱银行保护修复的原则第74-75页
   ·东莱银行保护修复的基本措施第75-88页
     ·建筑修复设计第76-86页
       ·屋顶修复第76-77页
       ·外立面修复第77-80页
       ·门窗修复第80-82页
       ·室内细部修复第82-83页
       ·四角塔楼修复第83-85页
       ·围墙修复第85页
       ·景观修复第85-86页
     ·设备更新设计第86-87页
     ·空间再利用设计第87-88页
   ·现阶段保护修复的优缺点分析第88-89页
     ·优点分析第88-89页
     ·缺点分析第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结语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第96-98页
附录第98-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设计研究--以梁好泊村为例
下一篇:基于日照环境的居住区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