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RAM的Linux内核崩溃内存转存机制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本文的贡献 | 第12-13页 |
第2章 Linux 内核简介 | 第13-22页 |
·Linux 的起源 | 第13-14页 |
·Linux 内核的组成 | 第14-18页 |
·Linux 内核源码的组成 | 第18-19页 |
·Linux 内核版本 | 第19-20页 |
·嵌入式 Linux 的简介 | 第20-21页 |
·本章总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Linux 内存管理 | 第22-28页 |
·内存寻址 | 第22-23页 |
·物理内存的分配 | 第23页 |
·线性地址空间 | 第23-25页 |
·Linux 内存分页机制 | 第25-27页 |
·本章总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Linux 驱动模型 | 第28-34页 |
·kobject、kset 和 sysfs | 第28-30页 |
·总线、设备和驱动模型 | 第30-33页 |
·Linux 驱动的模块机制 | 第33页 |
·本章总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FRAM 及其驱动程序 | 第34-50页 |
·FRAM 存储器 | 第34-35页 |
·FM25H20 接口 | 第35-38页 |
·Linux 下 spi 子系统 | 第38-43页 |
·Linux 下 MTD 层 | 第43-46页 |
·FM25H20 驱动 | 第46-48页 |
·本章总结 | 第48-50页 |
第6章 Linux 内核崩溃内存的转存 | 第50-58页 |
·Linux 内核崩溃情景分析 | 第50-51页 |
·崩溃内存转存的初始化 | 第51-54页 |
·崩溃内存转存的写入过程 | 第54-57页 |
·本章总结 | 第57-58页 |
第7章 测试 | 第58-62页 |
·测试方法 | 第58-59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本章总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97页 |
附录 1 fm25h20.c | 第66-75页 |
附录 2 kmsg_dump() | 第75-76页 |
附录 3 mtdoops_fram.c | 第76-82页 |
附录 4 读取 FM25H20 的代码 | 第82-84页 |
附录 5 测试结果 | 第84-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