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科学研究理论论文--知识学论文

个性化知识生长的质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4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问题第12页
   ·研究限制第12-13页
   ·名词解释第13-14页
第2章 文献探讨第14-20页
   ·对知识的探讨第14-16页
     ·知识的定义第14页
     ·知识的来源第14-16页
   ·对个人知识的探讨第16-17页
     ·个人知识理论第16页
     ·个人知识对教学的意义和作用第16-17页
     ·教师个人知识第17页
   ·对个性化知识的探讨第17-18页
     ·研究个性化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第17-18页
     ·个性化知识的界定和特点第18页
   ·对个性化知识生长的探讨第18-20页
     ·知识增长第19页
     ·个性化知识增长的因素和个人知识增长机制第19-20页
第3章 研究方法的运用第20-30页
   ·研究对象第20-26页
     ·被访者 A第20-24页
     ·被访者 B第24-26页
   ·研究工具的运用第26-27页
     ·研究者本身第26页
     ·访谈大纲第26-27页
     ·回馈单第27页
   ·数据的编码与分析第27-28页
     ·数据编码和分析策略第27-28页
     ·编码方式第28页
   ·研究信度和效度第28-29页
   ·研究伦理道德第29-30页
第4章 研究结果第30-51页
   ·知识、个人知识、个性化知识的内涵第30-34页
     ·知识第30-32页
     ·个人知识第32-33页
     ·个性化知识第33-34页
     ·知识、个人知识、个性化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第34页
   ·个性化知识的生长过程第34-43页
     ·知识的形成和演化第34-36页
     ·个性化知识生长的内涵和过程第36-40页
     ·个性化生存第40-43页
   ·个性化知识生长的意义第43-46页
   ·个性化知识生长的影响因素第46-51页
     ·影响个性化知识生长的自身因素第47-48页
     ·影响个性化知识生长的外在因素第48-51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51-53页
   ·研究结论第51-52页
   ·未来展望和研究建议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 Ⅰ 访谈同意函第55-56页
附录 Ⅱ 访谈大纲和访谈情况第56-59页
附录 Ⅲ 回馈单第59-67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科学数据价值鉴定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科技园区培育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