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9-11页 |
| ·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9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组织结构 | 第10-11页 |
| 第2章 融合 GSM 网络与 WIFI 网络的多媒体家居系统硬件设计 | 第11-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系统的总体构架 | 第12-14页 |
| ·融合 GSM 与 WIFI 通信的多媒体宜居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12-13页 |
| ·GSM 短信推送系统与 QT210 系统的连接框架图 | 第13-14页 |
| ·语音识别模块的设计与 CPU 的硬件连接 | 第14-16页 |
| ·基因算法训练连续隐式马尔柯夫模型 | 第14页 |
| ·语音识别模块 LD3320 模块与 QT210 的连接 | 第14-16页 |
| ·WIFI 模块的设计与 QT210 的硬件连接 | 第16-18页 |
| ·WIFI 子模块的设计 | 第18-20页 |
| ·GSM 网络模块设计与 QT210 的硬件连接 | 第20-22页 |
| 第3章 融合 GSM 和 WIFI 网络的多媒体家居系统软件设计 | 第22-51页 |
| ·ANDROID 系统到 QT210 平台上的移植 | 第22-31页 |
| ·移植的准备工作 | 第22-25页 |
| ·移植目标平台的硬件规格 | 第25-27页 |
| ·添加内核对于目标平台的 NANDFLASH 的支持 | 第27-31页 |
| ·基于 QT210 上 7 寸 LCD 电容屏的驱动程序移植 | 第31-38页 |
| ·电容屏工作原理 | 第31-32页 |
| ·工作队列的使用方法 | 第32页 |
| ·电容屏驱动程序的编写 | 第32-38页 |
| ·QT210 与语音识别模块的驱动和应用程序的设计 | 第38-43页 |
| ·串行通信的定义 | 第38页 |
| ·信号的定义 | 第38-39页 |
| ·如何配置串口 | 第39-43页 |
| ·QT210 与 WIFI 模块的驱动和应用程序的设计 | 第43-51页 |
| ·linux 网络设备驱动的结构 | 第43-44页 |
| ·网络协议接口层 | 第44-46页 |
| ·网卡的初始化 | 第46-49页 |
| ·函数调用流程图 | 第49-51页 |
| 第4章 ANDROID 系统对于 GSM 网络上的短信的推送与现实 | 第51-58页 |
| ·通过 SMSMANAGER.JAVA 类获得 AIDL 的连接 | 第51-52页 |
| ·SENDTEXT()方法 | 第52页 |
| ·第二阶段 | 第52页 |
| ·第三阶段 | 第52-53页 |
| ·第四阶段 | 第53-54页 |
| ·第五阶段 | 第54-55页 |
| ·第六阶段 | 第55-58页 |
| 第5章 系统综合测试 | 第58-59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