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8页 |
·延伸期数值预报发展简介 | 第12-14页 |
·天气模式 | 第12-13页 |
·气候模式 | 第13-14页 |
·集合预报技术的应用 | 第14-16页 |
·位势高度预报 | 第14-15页 |
·降水预报 | 第15-16页 |
·问题提出与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模式与资料介绍 | 第18-20页 |
·模式介绍 | 第18页 |
·资料介绍 | 第18-20页 |
·模式初值的产生 | 第18-19页 |
·观测资料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回报试验设计与集合预报方法 | 第20-32页 |
·回报试验时段的选取 | 第20页 |
·预报检验评估方法 | 第20-25页 |
·WMO 模式可预报性评估标准 | 第20-21页 |
·降水评分 | 第21-24页 |
·概率预报评分 | 第24页 |
·集合样本稳定性检验方法 | 第24-25页 |
·时间滞后集合预报系统的构建 | 第25-26页 |
·集合平均预报方法 | 第26-28页 |
·降水分类集合预报方法 | 第28-29页 |
·降水量级分类的选取 | 第29-32页 |
第四章 6-15 天逐日降水集合平均方法的应用 | 第32-48页 |
·1998 年夏季 LAF 集合预报结果分析 | 第32-41页 |
·最优集合样本的选取 | 第32-38页 |
·降水预报准确率的区域性特征 | 第38-41页 |
·多年 LAF 集合预报结果的检验 | 第41-46页 |
·最优 LAF 及降水预报准确率的区域性特征 | 第41页 |
·集合样本可靠性检验 | 第41-46页 |
·模式分辨率对集合预报的影响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6-15 天逐日降水分级集合预报方法的应用 | 第48-74页 |
·1998 年夏季 LCF 集合预报结果分析 | 第48-62页 |
·传统概率预报与 LCF 方法评估 | 第48-57页 |
·降水预报准确率的区域性特征 | 第57-62页 |
·多年 LCF 集合预报试验的检验 | 第62-67页 |
·LCF 预报及降水预报准确率的区域性特征 | 第62-64页 |
·集合样本可靠性检验 | 第64-67页 |
·模式分辨率对集合预报的影响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4页 |
第六章 月内逐侯降水发生频率预报 | 第74-106页 |
·1998 年夏季降水预报结果分析 | 第74-95页 |
·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74-87页 |
·逐侯降水发生频率预报准确率区域性特征 | 第87-95页 |
·多年夏季降水预报检验 | 第95-100页 |
·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95页 |
·逐侯降水发生频率预报准确率的区域性特征 | 第95-100页 |
·模式分辨率对降水发生频率预报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6-110页 |
·主要结论 | 第106-108页 |
·存在问题与讨论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个人简介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