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苏云金芽胞杆菌碱耐受基因clpP和lytS的功能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1 引言第13-24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概述第13-14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第13页
     ·Cry 蛋白杀虫机理第13-14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应用第14-15页
   ·细菌的信号传导第15-18页
     ·单组份信号系统第15页
     ·双组份信号系统第15-16页
     ·ECF sigma factor第16-18页
   ·Caseinolytic protease 基因(clpP)的研究进展第18-22页
   ·LytSR 双组份信号系统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立题依据与目的意义第23-24页
     ·立题依据第23页
     ·目的意义第23-24页
2 材料方法第24-42页
   ·实验材料第24-30页
     ·菌株与质粒第24-25页
     ·培养基与抗生素第25-26页
     ·酶与生化试剂第26页
     ·引物序列第26-27页
     ·溶液和缓冲液第27-30页
   ·仪器设备第30-31页
   ·研究方法第31-42页
     ·PCR 模板制备第31页
     ·PCR 反应体系第31页
     ·PCR 扩增程序第31页
     ·加“A”尾巴反应体系第31页
     ·重叠 PCR 扩增第31-32页
     ·碱刺激下对数生长期 RNA 的提取方法第32页
     ·RNA 纯化第32-33页
     ·cDNA 的合成第33-34页
     ·RealTime PCR 反应体系第34页
     ·RealTime PCR 扩增反应程序第34页
     ·酶切反应第34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4-35页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第35页
     ·目的 DNA 的回收第35-36页
     ·DNA 片段的连接第36页
     ·大肠杆菌热击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6页
     ·大肠杆菌热击转化—氯化钙法第36-37页
     ·PCR 扩增片断的克隆第37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电击感受态细胞制备第37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电击转化方法第37页
     ·序列的测定及分析第37-38页
     ·同源重组诱变过程及突变体的获得第38页
     ·碱刺激下生长曲线及细胞外 pH 变化分析第38页
     ·SDS-PAGE 电泳第38页
     ·β-半乳糖苷酶活分析第38-39页
     ·活芽胞计数分析第39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芽胞的制备第39-40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芽胞萌发实验第40页
     ·菌株自溶性分析第40页
     ·细胞外蛋白分析第40-4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2-67页
   ·芽胞杆菌在不同浓度 NaOH 刺激下的生长情况第42-44页
     ·在 pH9-pH12 条件下 Bt 和 Bs 生长情况的比较第42页
     ·Bt、Bc、Bs 菌株在不同浓度 NaOH 刺激下生长情况比较第42-44页
   ·clpP 基因功能分析第44-50页
     ·clpP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4页
     ·clpP 基因缺失片段的构建与鉴定第44-46页
     ·clpP 基因缺失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第46-47页
     ·clpP 基因缺失突变株的获得与验证第47页
     ·clpP 基因缺失突变株对芽胞形成率的影响第47-48页
     ·clpP 基因缺失突变体在不同 pH 下的萌发效率第48页
     ·clpP 基因缺失在盐刺激下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48-49页
     ·clpP 基因缺失在碱刺激下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49-50页
   ·Bt 碱刺激下基因表达谱分析第50-58页
     ·RT-PCR 确定碱刺激条件第50页
     ·提取 RNA 的鉴定第50-52页
     ·芯片杂交及结果扫描第52-53页
     ·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第53-58页
   ·lytS 基因功能分析第58-67页
     ·lrgAB 基因结构分析第58-59页
     ·lytS 基因缺失片段的构建与鉴定第59-61页
     ·lytS 基因缺失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第61页
     ·lytS 基因缺失突变株的获得与验证第61-62页
     ·lacZ 融合分析 lrgAB 基因的转录活性第62-64页
     ·RealTime 分析碱刺激下转录情况第64页
     ·lytS 基因缺失突变株的菌落形态分析第64-65页
     ·lytS 基因缺失对芽胞形成率的影响第65页
     ·菌株的自溶性分析第65-66页
     ·细胞外蛋白分析第66-67页
4 讨论第67-69页
5 结论第69-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附录第7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肇源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下一篇:有机物料与无机肥料配施条件下退化黑土肥力提升及碳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