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气象学论文--环境空气动力学论文

AERMOD和CALPUFF模型用于济南地区空气污染模拟效果的对比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引言第10-13页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1-13页
     ·研究目标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技术路线第12-13页
2 中国空气质量模型应用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中国空气质量模型应用背景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3 AERMOD 系统理论和 CALPUFF 系统理论第16-30页
   ·AERMOD 简介第16页
   ·AERMOD 模式基本原理第16-21页
     ·AERMET 气象数据处理第17页
     ·AERMAP 气象数据处理第17-18页
     ·AERMOD 气象数据处理第18-21页
       ·考虑地形影响的浓度公式的一般形式第18-19页
       ·对流边界层(CBL)内的浓度预测第19-21页
       ·稳定边界层(SBL)内的浓度预测第21页
     ·AERMOD 的模型验证第21页
     ·AERMOD 模型的局限性第21页
   ·CALPUFF 简介第21-23页
   ·CALMET 气象场原理第23-27页
     ·第一步风场第23-24页
       ·动力学地形影响第23-24页
       ·倾斜气流第24页
       ·阻塞效应第24页
     ·第二步风场的形成第24-27页
       ·内插和外推第25页
       ·平滑处理第25-26页
       ·垂直风速的 O’Brien 调整第26页
       ·散度最小化第26-27页
   ·CALPUFF 扩散模式原理第27-28页
     ·积分烟团采样函数方程第27页
     ·烟片的计算公式第27-28页
   ·CALPUFF 模型的验证第28-29页
   ·CALPUFF 模式的局限性第29-30页
4 利用 AERMOD 和 CALPUU 模型对济南市区进行数值模拟第30-47页
   ·济南地区的基本概况第30-31页
     ·地理位置第30页
     ·地形地貌第30-31页
     ·气象条件第31页
   ·模型运算所需基础输入资料及分析第31-43页
     ·土地利用资料第31-32页
     ·地面气象数据第32-35页
       ·气温第33页
       ·风向和风速第33-35页
       ·污染趋势第35页
     ·高空气象数据第35-41页
       ·WRF 模拟方案第36-41页
     ·污染源清单及关心点第41-43页
   ·区域大气输送特征模拟分析第43-47页
     ·冬季环流特征第43-44页
     ·春季环流特征第44-45页
     ·夏季环流特征第45-46页
     ·秋季环流特征第46-47页
5 AERMOD 和 CALPUFF 模型模拟结果对比研究第47-67页
   ·对冬、春、夏、秋季污染扩散模拟分析第47-54页
     ·市区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模拟结果比较第47-51页
     ·模拟值与监测值的对比分析第51-54页
   ·对济南市区一次污染过程的模拟分析第54-62页
   ·典型日的模拟分析第62-67页
6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发表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小区风场对建筑物空间格局的响应
下一篇: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生态化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