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协作通信系统预编码与有限反馈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引言 | 第9页 |
|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文章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协作通信技术概述 | 第14-24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中继技术 | 第14-18页 |
| ·背景技术 | 第14-15页 |
| ·中继系统模型 | 第15页 |
| ·中继系统协议 | 第15-16页 |
| ·放大转发双向中继系统模型 | 第16-18页 |
| ·多点协作通信技术 | 第18-22页 |
| ·概述 | 第18-20页 |
| ·LTE 系统单小区传输时的反馈 | 第20-21页 |
| ·LTE-A 系统多点协作传输时的反馈 | 第21-22页 |
| ·协作通信系统中预编码与有限反馈技术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 ·双向中继系统中的预编码设计 | 第22-23页 |
| ·有限反馈条件下双向中继系统中的预编码设计 | 第23页 |
| ·CoMP 中的有限反馈研究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双向中继系统中的预编码设计 | 第24-33页 |
| ·引言 | 第24-25页 |
| ·系统模型 | 第25-26页 |
| ·基于 MMSE 准则的迭代预编码设计 | 第26-30页 |
| ·接收端均衡矩阵设计 | 第27页 |
| ·发射端非线性预编码设计 | 第27-29页 |
| ·中继线性预编码设计 | 第29-30页 |
| ·迭代算法 | 第30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多用户双向中继系统鲁棒性预编码设计 | 第33-41页 |
| ·引言 | 第33-34页 |
| ·系统模型 | 第34-36页 |
| ·鲁棒性中继预编码设计 | 第36-38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多点协作通信系统中的反馈设计 | 第41-55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系统级仿真平台建模 | 第42-52页 |
| ·初始化 | 第43-45页 |
| ·SINR 估计 | 第45-47页 |
|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 第47-49页 |
| ·用户调度 | 第49-50页 |
| ·吞吐量计算 | 第50页 |
| ·混合自动重传 | 第50页 |
| ·用户运动 | 第50-52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5-56页 |
|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附录一 符号与标记 | 第61-62页 |
| 附录二 英文缩略语表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7-71页 |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71-72页 |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