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4页 |
·选题意义 | 第16-18页 |
·理论意义 | 第17页 |
·实践意义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7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1-26页 |
·研究述评 | 第26-27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7-30页 |
·研究目标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30-32页 |
·研究思路 | 第30-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创新之处 | 第32-34页 |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4-52页 |
·复杂系统的基本理论 | 第34-37页 |
·一般系统的内涵 | 第34-35页 |
·复杂系统的内涵 | 第35页 |
·复杂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35-37页 |
·自组织的基本理论 | 第37-47页 |
·自组织理论的内涵 | 第38-39页 |
·自组织理论体系概述 | 第39-46页 |
·自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 | 第46-47页 |
·高等教育元评估理论 | 第47-51页 |
·元评估的内涵 | 第47-48页 |
·元评估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48-50页 |
·元评估理论的应用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 第52-97页 |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内涵 | 第52-56页 |
·评估与认证 | 第52-53页 |
·认可与许可 | 第53-54页 |
·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 | 第54-55页 |
·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 | 第55-56页 |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结构分析 | 第56-90页 |
·法律子系统 | 第57-71页 |
·组织子系统 | 第71-78页 |
·标准子系统 | 第78-86页 |
·操作子系统 | 第86-90页 |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功能分析 | 第90-93页 |
·质量监督 | 第90-91页 |
·信息咨询 | 第91-92页 |
·沟通协调 | 第92-93页 |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特征分析 | 第93-96页 |
·结构网络化 | 第93-94页 |
·运作规则化 | 第94页 |
·控制标准化 | 第94-95页 |
·队伍专业化 | 第95页 |
·影响全球化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四章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动力机制 | 第97-131页 |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结构耗散性 | 第97-104页 |
·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判据 | 第97-100页 |
·系统熵流分析及模型构建 | 第100-104页 |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自组织协同 | 第104-128页 |
·系统的协同学描述 | 第104-110页 |
·系统的非平衡相变 | 第110-112页 |
·系统的演化过程分析 | 第112-123页 |
·系统的演化特征分析 | 第123-128页 |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自组织机制 | 第128-129页 |
·各子系统间存在竞争 | 第128-129页 |
·各子系统间存在协同 | 第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第五章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运行机制 | 第131-146页 |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运行机制的涵义 | 第131-133页 |
·机制 | 第131-132页 |
·运行机制 | 第132页 |
·系统运行机制 | 第132-133页 |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33-136页 |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 第133-134页 |
·美国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 | 第134-136页 |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运行机制的主体要素分析 | 第136-140页 |
·主体要素 | 第136-138页 |
·相互关系 | 第138-140页 |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运行机制的具体存在形式 | 第140-145页 |
·组织机制 | 第140-141页 |
·协调机制 | 第141-142页 |
·监督机制 | 第142-143页 |
·信息服务机制 | 第143-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第六章 中美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演化发展比较 | 第146-194页 |
·中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演化的历史及特征 | 第146-151页 |
·系统演化的历史 | 第146-150页 |
·系统演化的特征 | 第150-151页 |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德尔菲调查 | 第151-171页 |
·第一阶段调查 | 第152页 |
·第二阶段调查 | 第152-171页 |
·中美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比较分析 | 第171-184页 |
·发展过程比较 | 第171-173页 |
·系统结构比较 | 第173-181页 |
·运行机制比较 | 第181-184页 |
·启示与借鉴 | 第184-193页 |
·大力加强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 | 第184-187页 |
·全面推进多元化评估体系建设 | 第187-189页 |
·着力构建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 | 第189-191页 |
·积极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 第191-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193-19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94-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197-205页 |
附录1:系统演化方程组系数矩阵特征根及奇点计算程序 | 第205-209页 |
附录2: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机构网址 | 第209-212页 |
附录3:高等教育质量认证问卷调查表 | 第212-21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217-219页 |
致谢 | 第219-220页 |
附件 | 第2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