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图表清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 第13页 |
·经济分析的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论文内容、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6-19页 |
·论文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S 公司烧结厂余热回收(发电)项目技术必要性 | 第19-26页 |
·烧结余热回收利用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 第19-21页 |
·环境现状 | 第19页 |
·余热利用现状及产能需求 | 第19-20页 |
·主要问题 | 第20-21页 |
·项目在实施改造所面临的问题 | 第21-22页 |
·国内烧结余热回收技术进步 | 第22-24页 |
·我国烧结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态势 | 第22-23页 |
·国内烧结余热回收利用的生产情况 | 第23-24页 |
·国家钢铁产业对烧结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发展的政策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S 公司烧结厂余热回收(发电)项目的工艺及设计特点 | 第26-45页 |
·主要的工艺流程 | 第26-27页 |
·热机系统 | 第27-33页 |
·设计的原始条件 | 第27-28页 |
·主机的主要技术规格及设计原则 | 第28-30页 |
·烟风系统及辅助设备 | 第30-31页 |
·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 | 第31-33页 |
·热工自动化系统 | 第33-34页 |
·热工自动化水平 | 第33页 |
·控制方式和控制室布置 | 第33-34页 |
·水工部分 | 第34-39页 |
·主要设计原则及区域自然条件 | 第34-35页 |
·水务管理 | 第35-38页 |
·供水系统布置及设备选择 | 第38-39页 |
·主要的设计特点 | 第39-42页 |
·工程的特点 | 第39-40页 |
·总体规划及主要方案 | 第40页 |
·总平面布置特点 | 第40-41页 |
·运输及环冷机密封改造 | 第41-42页 |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42-44页 |
·总指标 | 第42-43页 |
·总布置指标 | 第43页 |
·汽机房指标 | 第43-44页 |
·运行指标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S 公司烧结厂余热回收(发电)项目的经济分析 | 第45-63页 |
·工程经济分析 | 第45-47页 |
·编制依据及说明 | 第45-46页 |
·投资组成及估算价值 | 第46-47页 |
·技术经济分析 | 第47-57页 |
·建设规模及产品 | 第47页 |
·项目估算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 第47-48页 |
·岗位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 第48-49页 |
·发电单位成品制造成本测算及分析 | 第49-51页 |
·经济效益测算及评价 | 第51-57页 |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57页 |
·经济效益评价 | 第57-61页 |
·成本经济效益评价 | 第57-60页 |
·环保经济效益评价 | 第60页 |
·关联效应评价 | 第60-61页 |
·综合评价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