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农房抵押贷款模式及其配套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 第13-17页 |
·农村房屋产权制度 | 第13-14页 |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 第14-16页 |
·农村房屋抵押制度 | 第16-17页 |
·总结 | 第17页 |
·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数据来源 | 第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研究的创新 | 第18-19页 |
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现代产权理论 | 第19-22页 |
·现代产权的内涵和属性 | 第19-21页 |
·产权的经济功能 | 第21-22页 |
·我国的现代产权制度 | 第22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2-26页 |
·制度的含义与经济价值 | 第23页 |
·制度变迁及其本质 | 第23-24页 |
·制度变迁的类型 | 第24-26页 |
3 农房抵押贷款及其操作流程 | 第26-33页 |
·农房抵押贷款的发展 | 第26-28页 |
·农房抵押贷款的发展背景 | 第26-27页 |
·农房抵押贷款的发展状况 | 第27-28页 |
·农房抵押贷款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 第28-29页 |
·农房抵押贷款的含义 | 第28页 |
·农房抵押贷款的基本特征 | 第28-29页 |
·农房抵押贷款的要素 | 第29-31页 |
·农房抵押贷款的基本流程 | 第31-33页 |
4 成都市农房抵押贷款的运作模式及配套制度分析 | 第33-44页 |
·成都市农房抵押贷款的发展情况 | 第33页 |
·成都市农房抵押贷款的运作模式分析 | 第33-34页 |
·成都市农房抵押贷款的配套制度分析 | 第34-44页 |
·成都市农房抵押贷款配套制度建设现状 | 第34-42页 |
·成都市农房抵押贷款配套制度缺陷 | 第42-44页 |
5 成都市农房抵押贷款模式及配套制度的实证研究 | 第44-62页 |
·实证研究方法 | 第44-46页 |
·问卷调查法与访谈记录法 | 第44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页 |
·基于随机效用的最低预期成本评价模型 | 第44-46页 |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房抵押贷款模式及配套制度研究 | 第46-56页 |
·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 | 第47-53页 |
·农房抵押贷款模式及配套制度的农户需求评价 | 第53-55页 |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基于机构视角的农房抵押贷款模式及配套制度研究 | 第56-62页 |
·金融机构访谈的基本情况 | 第56-58页 |
·担保机构访谈的基本情况 | 第58-60页 |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2-66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2-64页 |
·相关对策建议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