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选题背景、意义与研究视角 | 第12-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6页 |
·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视角 | 第17页 |
·研究重点 | 第17-18页 |
·养老保障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研究 | 第17页 |
·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与建立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 第17-18页 |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思路 | 第18页 |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对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产生影响的定量分析 | 第18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工具 | 第19页 |
·内容体系 | 第19-20页 |
·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2-45页 |
·关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理论归纳 | 第22-26页 |
·灵活就业概念的界定 | 第22-23页 |
·灵活就业人员的构成 | 第23-25页 |
·灵活就业人员的规模 | 第25-26页 |
·国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26-29页 |
·国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26-29页 |
·国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的经验借鉴 | 第29页 |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 第29-36页 |
·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29-31页 |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状况的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 | 第36-45页 |
·样本基本情况总括 | 第36-42页 |
·样本中灵活就业人员与养老保险间关系的描述性统计 | 第42-45页 |
第三章 一体化进程中完善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 第45-54页 |
·养老保障一体化的一般性研究 | 第45-46页 |
·我国养老保障的最终目标 | 第45页 |
·我国养老保障实现最终目标的体现方式——养老保障一体化 | 第45-46页 |
·养老保障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研究 | 第46-52页 |
·不同视角对我国养老保障一体化发展阶段的研究 | 第46-49页 |
·当前我国养老保障发展所处的阶段——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 | 第49-50页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阶段各地政策实施状况及经验借鉴 | 第50-52页 |
·一体化阶段完善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 第52-54页 |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 | 第52-53页 |
·以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为切入点完善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设计 | 第54-97页 |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 第54-56页 |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原则 | 第54-55页 |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思路 | 第55-56页 |
·灵活就业人员分层次进入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设想 | 第56-57页 |
·灵活就业人员进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定量分析 | 第57-78页 |
·SD模型与VENSIMPLE32软件的介绍 | 第58-59页 |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 第59-62页 |
·纳入灵活就业人员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 第62-65页 |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系统动力学运行结果 | 第65-71页 |
·纳入灵活就业人员后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系统动力学运行结果 | 第71-78页 |
·对部分灵活就业人员进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体系的定量分析 | 第78-95页 |
·前提假设 | 第78-79页 |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模式设计 | 第79-84页 |
·新型模式的定量分析结果 | 第84-94页 |
·新型模式评价 | 第94-95页 |
·对选择回农村养老的灵活就业人员做好与农保的转移接续工作 | 第95页 |
·一体化进程中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配套措施 | 第95-9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7-99页 |
·总结 | 第97-98页 |
·展望与设想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附录 | 第102-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