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 第17-27页 |
·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历程 | 第17-20页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和酝酿阶段(1985 年一 1998 年) | 第17-18页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和发展阶段(1999 年一 2002 年) | 第18-19页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攻坚和深化阶段(2003 年——至今) | 第19-20页 |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 | 第20页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影响 | 第20-27页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大学生的影响 | 第21-23页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校宿舍管理的影响 | 第23-27页 |
第三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提供了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物质保证 | 第27页 |
·扭转了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 第27-28页 |
·推动了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 第28页 |
·提高了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 第28页 |
·增强了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实践性 | 第28-29页 |
·拓宽了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渠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30-34页 |
·后勤收费制度的实施对大学生的经济与心理承受带来了冲击 | 第30-31页 |
·花钱买服务的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强的品格 | 第31页 |
·网络的负面信息混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第31-32页 |
·同班不同室的居住冲击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 | 第32页 |
·居住区与教学区的分隔弱化了高校的育人环境 | 第32-33页 |
·管理范围的扩展加大了辅导员工作的难度和力度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后勤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有效性应对策略 | 第34-51页 |
·确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 第34-37页 |
·高度认识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 第34-35页 |
·确立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新理念 | 第35-36页 |
·突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主阵地 | 第36-37页 |
·拓展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新载体 | 第37-43页 |
·拓展组织队伍载体建设 | 第37-39页 |
·拓展管理制度载体建设 | 第39-40页 |
·拓展社会实践载体建设 | 第40-41页 |
·加强咨询服务载体建设 | 第41-42页 |
·加强校园网络载体建设 | 第42-43页 |
·营造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新环境 | 第43-46页 |
·培育浓厚的大学校园精神 | 第44页 |
·提升良好的校区育人氛围 | 第44-46页 |
·构建适应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 第46-51页 |
·构建各方齐抓共管的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系统 | 第46-47页 |
·建设一支融服务与教育管理为一体的后勤队伍 | 第47-48页 |
·建立点、面、线结合的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机制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