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基本框架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经济开发区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8页 |
·经济开发区的有关概念 | 第20-24页 |
·经济开发区的内涵 | 第20页 |
·经济开发区的功能 | 第20-21页 |
·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形成及演变 | 第22-23页 |
·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模式 | 第23-24页 |
·开发区发展理论概述 | 第24-26页 |
·经济增长极理论 | 第24-25页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5页 |
·新产业区理论 | 第25-26页 |
·开发区管理理论概述 | 第26-28页 |
·管理体制的概念及理论 | 第26-27页 |
·行政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第3章 山东明水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现状 | 第28-40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 | 第28-33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概况 | 第28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建设规模现状 | 第28-30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现状 | 第30-33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现状 | 第33-40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管理机构沿革 | 第33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的管理体制 | 第33-35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的服务体制 | 第35-36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行政文化管理 | 第36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的对外宣传管理 | 第36-37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的信息化管理 | 第37-38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创新激励体制 | 第38-39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人才工作体制 | 第39-40页 |
第4章 山东明水经济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0-48页 |
·山东明水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开发区相关法律缺失 | 第40页 |
·新旧管理机制难以融合 | 第40-41页 |
·行政管理体制不顺 | 第41页 |
·内部运行机制错位 | 第41页 |
·与周边区域联动不够 | 第41页 |
·山东明水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第41-43页 |
·管理理念陈旧,缺乏先进发展理念 | 第42页 |
·管委会行政权限落实不够,授权尚无制度保障 | 第42页 |
·职能设定有缺陷,权力分配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 第42-43页 |
·运行机制不尽完善,协调功能经常受限 | 第43页 |
·国内先进开发区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 第43-48页 |
·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功能主导”模式 | 第44-45页 |
·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的“五合一新设”模式 | 第45-46页 |
·青岛开发区的“体制合一”模式 | 第46-47页 |
·启示 | 第47-48页 |
第5章 山东明水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对策建议 | 第48-56页 |
·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第48-49页 |
·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环节 | 第49页 |
·明水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对策性建议 | 第49-56页 |
·推进管理理念创新,提供坚实思想保证 | 第50页 |
·推进法律制度创新,营造良好法律环境 | 第50-51页 |
·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 第51-52页 |
·推进产业升级机制创新,抢占国际产业制高点 | 第52-53页 |
·推进招商引资机制创新,提升资源集聚水平 | 第53-54页 |
·推进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 第54页 |
·推进人才机制创新,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 第54-55页 |
·推进合作共赢机制创新,提升开放整合资源能力 | 第55-56页 |
结束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