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章 乡居读书与应试时期的交游(1731——1752) | 第16-22页 |
概述 | 第16页 |
第一节 前辈师长 | 第16-19页 |
陆庚 | 第16-17页 |
赵永孝 | 第17-18页 |
庄子布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朋辈同好 | 第19-22页 |
顾斗光 | 第19-21页 |
顾彬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京城任职与外放时期的交游(1752—1776) | 第22-52页 |
概述 | 第22-23页 |
第一节 文坛名士 | 第23-32页 |
蒋士铨 | 第23-26页 |
王昶 | 第26-28页 |
钱载 | 第28-31页 |
顾奎光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仕宦同僚 | 第32-45页 |
秦朝釪 | 第32-34页 |
沈清任 | 第34-37页 |
曹焜 | 第37-39页 |
査礼 | 第39-41页 |
吴省钦 | 第41-42页 |
文绶 | 第42-45页 |
第三节 同里朋好 | 第45-52页 |
王宫 | 第45-47页 |
鲍汀 | 第47-48页 |
吴峻 | 第48-49页 |
朱云骏 | 第49-50页 |
陆炳 | 第50-52页 |
第三章 辞官里居与讲学时期的交游(1776——1797) | 第52-70页 |
概述 | 第52-53页 |
第一节 耆宿名儒 | 第53-63页 |
彭启丰 | 第53-54页 |
杨潮观 | 第54-58页 |
赵翼 | 第58-62页 |
秦瀛 | 第62-63页 |
第二节 后辈生徒 | 第63-70页 |
顾敏恒 | 第63-64页 |
杨芳灿 | 第64-66页 |
杨揆 | 第66-67页 |
杨抡 杨搢 | 第67-68页 |
张諴 | 第68-69页 |
顾皋 | 第69-70页 |
第四章 顾光旭其人及交游对他的影响 | 第70-86页 |
第一节 有情有义的“虎头痴” | 第70-74页 |
第二节 吴文化名人的丰富内涵 | 第74-82页 |
第三节 从交游看顾光旭的儒者风范 | 第82-86页 |
结语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 第92-168页 |
作者简历 | 第168-1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