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论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2页
第一章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与思想基础第12-19页
 第一节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2-14页
  一、 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第12-13页
  二、 国际上社会主义的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第13-14页
  三、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第14页
 第二节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产生的思想基础第14-18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第15页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第15-17页
  三、 西方思想家的“和谐思想”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第19-37页
 第一节 大力发展生产力,保障经济与政治协调发展第19-23页
  一、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19-20页
  二、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第20-22页
  三、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协调发展第22-23页
 第二节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第23-28页
  一、 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协调进行第23-25页
  二、 “两个大局”思想,实现沿海与内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25页
  三、 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群体间、地区间的和谐发展第25-26页
  四、 依法治国,保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第26-27页
  五、 对“社会公平”的和谐追求第27-28页
 第三节 建立和谐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28-33页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立和谐文化第29-32页
  二、 三个“有利于”的核心价值观第32-33页
 第四节 建立和平外交关系,营造和谐社会的有利环境第33-35页
  一、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33-34页
  二、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第34-35页
  三、 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和平统一问题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当代价值第37-48页
 第一节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价值第37-41页
  一、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谐发展理论第37-41页
  二、 为我党现阶段的和谐社会思想提供了思想源泉第41页
 第二节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现实价值第41-47页
  一、 开辟我国农村和城市和谐发展新局面第42-43页
  二、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新道路第43-44页
  三、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第44-46页
  四、 对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结束语第48-49页
注释第49-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下的中国宗教法制建设
下一篇: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