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孢子培养的青梗菜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多倍体植物育种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多倍体植物简介 | 第14-15页 |
·多倍体植物的特征特性 | 第15页 |
·自然突变形成多倍体 | 第15-17页 |
·人工诱变获得多倍体 | 第17-18页 |
·多倍体植物的鉴定方法 | 第18-21页 |
·田间形态学鉴定 | 第18-19页 |
·细胞形态学鉴定 | 第19页 |
·生理生化指标鉴定 | 第19页 |
·染色体计数法鉴定 | 第19-20页 |
·流式细胞仪分析鉴定 | 第20页 |
·分子水平鉴定 | 第20-21页 |
·小孢子培养的意义及发展概况 | 第21-24页 |
·小孢子培养的意义 | 第21页 |
·小孢子培养的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影响小孢子胚发生能力的因素 | 第22-24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24-26页 |
·多倍体的倍性水平 | 第24页 |
·多倍体育性较低难以利用 | 第24页 |
·多倍化后的不良性状 | 第24-25页 |
·再生植株有效的倍性鉴定方法 | 第25页 |
·展望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青梗菜小孢子胚诱导及成苗研究 | 第26-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基因型对小孢子胚发生能力的影响 | 第28-29页 |
·低温预处理对小孢子胚发生的影响 | 第29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 第29-30页 |
·振荡培养对小孢子胚状体发育的影响 | 第30-31页 |
·试材基因型对胚状体成苗的影响 | 第31页 |
·封口材料透气性对胚状体成苗的影响 | 第31-32页 |
·激素水平对小孢子植株生根率的影响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青梗菜小孢子植株倍性鉴定方法研究 | 第34-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植株形态鉴定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叶片气孔特征鉴定结果分析 | 第36页 |
·花粉活力及花粉粒大小鉴定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计数结果分析 | 第37页 |
·小孢子植株自交结实结果分析 | 第37页 |
·品种间四倍体小孢子植株的发生能力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小孢子植株倍性变异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青梗菜四倍体株系育种应用潜力研究 | 第40-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四倍体株系群体园艺学性状鉴定结果 | 第41-42页 |
·四倍体株系自交亲和性鉴定结果 | 第42-43页 |
·四倍体株系与DH系杂交组合试配结果 | 第43页 |
·四倍体株系杂交组合的配合力分析结果 | 第43-45页 |
·四倍体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的测定及优异组合的筛选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讨论 | 第48-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