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综述 | 第13-1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研究依据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要解决的问题 | 第16页 |
·预期贡献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理论基础 | 第19-31页 |
·旅游地形象的概念 | 第19-20页 |
·旅游地形象研究基本问题 | 第20-25页 |
·旅游地形象的构成 | 第20-21页 |
·旅游地形象特征 | 第21-22页 |
·旅游地形象的测量方法 | 第22-23页 |
·旅游地 CIS 系统 | 第23-25页 |
·旅游地形象定位 | 第25-27页 |
·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概念 | 第25页 |
·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原则 | 第26页 |
·旅游地形象定位方法 | 第26-27页 |
·旅游地形象遮蔽 | 第27页 |
·旅游地形象遮蔽的概念 | 第27页 |
·旅游地形象遮蔽的原因 | 第27页 |
·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 | 第27-31页 |
·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概念 | 第28页 |
·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的作用 | 第28页 |
·旅游地口号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评价 | 第29-31页 |
3.研究范畴与理论分析结构 | 第31-38页 |
·研究范畴 | 第31页 |
·理论分析结构 | 第31-38页 |
·旅游地形象理念层面分析 | 第31-35页 |
·旅游地形象遮蔽分析 | 第35-36页 |
·区域旅游形象分析 | 第36页 |
·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分析 | 第36-38页 |
4.内蒙古旅游形象分析 | 第38-80页 |
·内蒙古旅游形象 | 第38-39页 |
·内蒙古旅游形象理念层面分析 | 第39-56页 |
·地方性研究 | 第39-51页 |
·受众调查 | 第51-54页 |
·内蒙古旅游形象理念分析 | 第54-56页 |
·内蒙古旅游形象遮蔽分析 | 第56-66页 |
·草原与民族风情旅游形象遮蔽分析 | 第56页 |
·内蒙古沙漠旅游形象遮蔽分析 | 第56-61页 |
·冰雪旅游形象遮蔽分析 | 第61-66页 |
·区域旅游形象分析 | 第66-73页 |
·东北部草原、森林和冰雪旅游区旅游形象定位分析 | 第66-67页 |
·东部草原民俗与辽文化旅游区形象定位分析 | 第67-70页 |
·中部历史与民俗文化都市圈旅游区形象定位分析 | 第70-72页 |
·西部沙漠和历史文化遗迹旅游区形象定位分析 | 第72-73页 |
·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评价 | 第73-80页 |
·内容层次评价 | 第73-75页 |
·语言特点层次评价 | 第75-78页 |
·创意营销层面评价 | 第78-80页 |
5 内蒙古旅游形象定位存在的问题 | 第80-83页 |
·内蒙古旅游形象理念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80页 |
·沙漠、冰雪旅游形象存在“被遮蔽”情况 | 第80-81页 |
·旅游协作区存在的问题 | 第81页 |
·口号存在的问题 | 第81-83页 |
6.改善内蒙古旅游形象定位的对策 | 第83-94页 |
·差别定位,展示“个性” | 第83-84页 |
·借助知名影视剧进行定位 | 第84-87页 |
·体现时代感,突出新风貌 | 第87-88页 |
·采用市场营销学中的定位策略 | 第88-91页 |
·完善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 | 第91-94页 |
·数量上“少而精” | 第91页 |
·形式上“广而多” | 第91-93页 |
·情感上“动且活” | 第93页 |
·资源导向型模式和游客导向型相结合 | 第93-94页 |
结语 | 第94-97页 |
1. 总结 | 第94-95页 |
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