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地方工业经济论文

基于工业结构分析的乌鲁木齐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一、 研究背景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7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9-13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7页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7页
  一、 研究目标第17页
  二、 研究内容第17页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7-19页
  一、 研究思路第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页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二章 乌鲁木齐工业结构现状与变动分析第19-29页
 第一节 乌鲁木齐工业发展概况第19-20页
  一、 乌鲁木齐整体概况第19页
  二、 乌鲁木齐工业发展概述第19页
  三、 乌鲁木齐“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概况第19-20页
 第二节 乌鲁木齐市工业化阶段分析第20-21页
  一、 从人均收入水平判断第20页
  二、 从产业结构判断第20-21页
  三、 从工业内部结构判断第21页
 第三节 乌鲁木齐工业结构现状第21-25页
  一、 工业所有制结构现状第21-22页
  二、 工业区域结构现状第22页
  三、 工业产业结构现状第22-23页
  四、 工业企业组织结构现状第23页
  五、 乌鲁木齐市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第四节 乌鲁木齐工业结构变动分析第25-29页
  一、 工业产出结构的变动第25页
  二、 工业投入结构的变动第25-26页
  三、 所有制结构的变动第26-27页
  四、 行业结构的变动第27页
  五、 工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第27-29页
第三章 乌鲁木齐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选择第29-42页
 第一节 乌鲁木齐主导产业选择原则与指标体系构建第29-35页
  一、 乌鲁木齐主导产业选择原则第29-30页
  二、 乌鲁木齐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0-35页
 第二节 乌鲁木齐主导产业选择第35-42页
  一、 主成分分析模型第35-36页
  二、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第36-42页
第四章 乌鲁木齐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第42-48页
 第一节 乌鲁木齐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第42-46页
  一、 乌鲁木齐工业化发展模式的总体思路第42页
  二、 乌鲁木齐工业发展模式创新的原则第42-43页
  三、 乌鲁木齐新型工业化模式第43-46页
 第二节 乌鲁木齐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第46-48页
  一、 多元化发展路径第46页
  二、 再工业化发展路径第46页
  三、 产业集聚发展路径第46-47页
  四、 拓展外部资源发展路径第47-48页
第五章 推进乌鲁木齐新型工业化对策与建议第48-57页
 第一节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走乌鲁木齐新型工业化道路第48-49页
  一、 以信息化为先导推工业化进程第48页
  二、 促进工业向高新技术化方向发展第48页
  三、 加快发展轻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第48页
  四、 积极兴建工业园区第48-49页
 第二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49-50页
  一、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工业经济向集约型模式转变第49页
  二、 加大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使工业经济向高效循环型转变第49页
  三、 改革工业产业制度、建立质量型低成本运行的工业化的考核体系第49-50页
 第三节 优化工业结构,推进乌鲁木齐新型工业化道路第50-52页
  一、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优化工业地域结构第50页
  二、 培育优势产业,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第50-51页
  三、 加强分类培育,优化工业组织结构第51页
  四、 强化技术创新,优化工业技术结构第51-52页
 第四节 构建乌鲁木齐市现代产业体系第52-54页
  一、 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第52页
  二、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第52页
  三、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52-53页
  四、 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第53页
  五、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第53-54页
  六、 提升园区建设水平第54页
 第五节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信息化第54-55页
  一、 积极推进技术改造第54页
  二、 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第54-55页
  三、 加强技术创新载体建设第55页
  四、 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第55页
 第六节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深化乌鲁木齐新型工业化发展第55-57页
  一、 建立健全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第55-56页
  二、 加快建设工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撑平台第56页
  三、 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扶持力度第56页
  四、 加强工业结构调整的人力资源开发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4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农业多功能性下的产业长短链构建研究--以特色林果业为例
下一篇: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上市公司审计延迟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