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辽宁省区域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选题背景第11页
     ·选题意义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14页
     ·辽宁省各个区域内部协调发展对策研究第13-14页
     ·辽宁省两区域间协调发展对策研究第14页
     ·辽宁省列入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中研究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文献研究的方法第14-15页
     ·多重视角的方法第15页
   ·创新点第15-16页
     ·培育新的中心城市实现多级化发展第15页
     ·朝阳要尽快融入到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中去谋求发展第15-16页
第2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第16-24页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16-17页
     ·区域经济的含义第16页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第16-17页
   ·区域发展经验借鉴第17-18页
     ·部分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借鉴第17页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验借鉴第17-18页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第18-24页
     ·内地与沿海地区均衡发展第18-19页
     ·部分地区先富的非均衡发展第19-20页
     ·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第20-21页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第21-24页
第3章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第24-34页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第24-25页
     ·辽宁区域概况第24页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第24-25页
   ·辽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第25-27页
     ·沈阳经济区第25-26页
     ·沿海经济带第26-27页
     ·辽西北地区第27页
   ·辽宁实施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取得的成绩第27-28页
     ·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第27页
     ·三大区域建设步伐加快第27-28页
   ·辽宁三大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8-34页
     ·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第29-31页
     ·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扩散效应作用不强第31页
     ·分工理念不深比较优势发挥不充分第31-32页
     ·组织协调机构建设不够健全第32页
     ·缺乏统一指导下的发展规划第32-34页
第4章 辽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对策措施第34-45页
   ·基本原则第34-36页
     ·统筹规划科学定位第34-35页
     ·效率公平兼顾共同发展第35页
     ·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第35-36页
     ·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第36页
   ·树立协调发展理念第36-37页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协调发展理念第36-37页
     ·把协调发展的成效作为政绩考核标准之一第37页
   ·完善市场机制第37-39页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加强软环境建设第37-38页
     ·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第38页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第38-39页
   ·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第39-42页
     ·完善区域城市等级规模体系,培育新的中心城市,实现多极化发展第39页
     ·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实现省域经济的一体化第39-40页
     ·发达地区支援、带动欠发达地区第40-41页
     ·沿海带动腹地,实现共同富裕第41-42页
     ·建立健全互动发展的协调机制,做好大区域发展规划第42页
   ·建立健全扶持机制第42-45页
     ·优先在欠发达地区安排基础设施和产业以及资源开发项目第42-43页
     ·逐步加大向落后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第43页
     ·鼓励高素质人才到落后地区就业第43-45页
第5章 结论第45-46页
   ·实现省内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第45页
   ·实现省内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第45页
   ·实现省内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方式方法的创新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简介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研究
下一篇: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