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一. 可持续发展是时代最强音 | 第8-9页 |
二. 人口危机严重威胁俄罗斯可持续发展 | 第9页 |
三. 人口问题同样困扰中国可持续发展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一. 研究的目的 | 第10-12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16页 |
一. 研究的思路 | 第13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3-15页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流程图 | 第15-16页 |
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7页 |
一. 论文的结构 | 第16-17页 |
二.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页 |
三. 论文的不足 | 第17页 |
第五节 俄罗斯人口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21页 |
一. 俄罗斯学者的研究 | 第18-19页 |
二. 中国学者的研究 | 第19-21页 |
第一篇 理论篇 | 第21-38页 |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8页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 第21-25页 |
一.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第22-24页 |
二. 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 第24页 |
三.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俄罗斯可持续发展现状 | 第25-28页 |
一. 俄罗斯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 | 第25-27页 |
二. 俄罗斯人口可持续发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人口理论 | 第28-38页 |
第一节 "人口学"的涵义 | 第28-29页 |
一. "人口"与"人口学"的定义 | 第28页 |
二. 人口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人口理论的思想流派 | 第29-34页 |
一. 古希腊人口思想 | 第29-30页 |
二. 古典人口理论 | 第30-31页 |
三.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 第31-32页 |
四.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 第32-33页 |
五. 马寅初人口理论 | 第33-34页 |
第三节 人口经济学 | 第34-37页 |
一. 人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 第34页 |
二.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 第34-37页 |
第四节 人口社会学 | 第37-38页 |
一. 人口社会学的定义 | 第37页 |
二. 人口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 第37页 |
三. 人口社会学的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第二篇 实证篇 | 第38-135页 |
第四章 俄罗斯人口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38-50页 |
第一节 俄罗斯人口发展的历史 | 第38-43页 |
一. 斯拉夫民族形成时期 | 第38-39页 |
二. 少数民族形成时期 | 第39页 |
三. 西伯利亚、远东人口 | 第39-40页 |
四. 苏联时期人口状况 | 第40-41页 |
五. 苏联解体至今人口状况 | 第41-43页 |
第二节 俄罗斯人口发展现状 | 第43-50页 |
一. 俄罗斯人口总量 | 第44-46页 |
二. 俄罗斯人口老龄化进入"卡夫丁峡谷" | 第46-50页 |
第五章 俄罗斯人口结构 | 第50-76页 |
第一节 年龄结构 | 第50-58页 |
第二节 性别结构 | 第58-62页 |
一. 男女人均寿命 | 第58-60页 |
二. 性别比例 | 第60-62页 |
第三节 民族结构 | 第62-70页 |
一. 民族分布 | 第63-64页 |
二. 民族问题 | 第64-65页 |
三. 民族特征及其民俗 | 第65-69页 |
四. 民族语言 | 第69-70页 |
第四节 家庭结构 | 第70-71页 |
一. 离婚率居高不下 | 第70页 |
二. 单亲家庭多 | 第70页 |
三. 独身人群不断增加 | 第70页 |
四. 涉外婚姻增多 | 第70-71页 |
第五节 社会结构 | 第71-76页 |
一. 社会阶层的划分及特征 | 第71-74页 |
二. 各社会阶层的经济地位 | 第74-76页 |
第六章 俄罗斯人口分布 | 第76-80页 |
第一节 区域分布 | 第76-78页 |
一. 人口地理分布 | 第76-77页 |
二. 人口行政区域分布 | 第77-78页 |
第二节 城乡分布 | 第78-80页 |
第七章 俄罗斯人口流动 | 第80-88页 |
第一节 俄罗斯外来移民计划 | 第80-85页 |
第二节 优秀人才向外移民严重 | 第85页 |
第三节 外国劳工数量下降 | 第85-86页 |
第四节 中国移民论 | 第86-88页 |
第八章 俄罗斯人口出生率 | 第88-95页 |
第一节 出生率偏低 | 第88-92页 |
第二节 解决出生率偏低的相关措施 | 第92-95页 |
一. 制定相关措施,提高人口出生率以达到人口增长的目的 | 第92-93页 |
二. 分析堕胎原因,减少不必要的堕胎数量,以保障婴儿的出生率 | 第93-95页 |
第九章 俄罗斯人口死亡率 | 第95-103页 |
第一节 不良嗜好造成死亡率居高不下 | 第96-97页 |
第二节 各种疾病导致死亡率升高 | 第97-98页 |
第三节 毒品泛滥 | 第98页 |
第四节 失去归属感 | 第98-103页 |
第十章 俄罗斯人口质量 | 第103-109页 |
第一节 人口质量左右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 第103-104页 |
第二节 俄罗斯教育现状 | 第104-109页 |
一. 教育概况 | 第105-107页 |
二. 前苏联教育 | 第107页 |
三. 受教育比重 | 第107-109页 |
第十一章 俄罗斯人口与资源 | 第109-127页 |
第一节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俄罗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第109-122页 |
一. 森林资源 | 第109-117页 |
二. 水资源 | 第117-118页 |
三. 土地资源 | 第118-119页 |
四. 油气资源 | 第119-121页 |
五. 煤炭资源 | 第121-122页 |
第二节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 第122-127页 |
一. 人口与土地 | 第122-123页 |
二. 人口与水资源 | 第123-125页 |
三. 人口与森林 | 第125-127页 |
第十二章 俄罗斯人口与环境 | 第127-131页 |
第一节 俄罗斯生态环境现状 | 第127-129页 |
一. 环境污染程度 | 第127-129页 |
二. 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 | 第129页 |
第二节 俄罗斯环境保护 | 第129-131页 |
第十三章 俄罗斯人口与经济 | 第131-135页 |
第一节 劳动力分析 | 第131-133页 |
一. 劳动力资源 | 第131-132页 |
二. 劳动力市场 | 第132-133页 |
三. 就业情况 | 第133页 |
第二节 经济发展影响人口可持续发展 | 第133-135页 |
一. 经济发展状况 | 第133-134页 |
二. 经济发展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134-135页 |
第三篇 政策篇 | 第135-153页 |
第十四章 俄罗斯人口危机及其后果 | 第135-142页 |
第一节 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原因 | 第135-139页 |
一. 历史原因 | 第135-136页 |
二. 经济原因 | 第136-138页 |
三. 社会原因 | 第138-139页 |
第二节 俄罗斯人口危机造成的后果 | 第139-142页 |
一. 人口危机导致人力资源面临枯竭 | 第139-140页 |
二. 人口危机导致移民数量增加 | 第140页 |
三. 人口危机带来社会问题 | 第140-142页 |
第十五章 俄罗斯人口政策 | 第142-153页 |
第一节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142-144页 |
第二节 人口相关政策 | 第144-145页 |
第三节 人口政策的方向和思想体系 | 第145-146页 |
第四节 俄政府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设想 | 第146-149页 |
一. 加大国家奖励力度,刺激人口出生率的快速提高 | 第146-147页 |
二. 增强全民体质,提高预防疾病能力,努力降低死亡率 | 第147页 |
三. 积极引入合法外来移民,痛击非法移民 | 第147页 |
四. 对外劳务输入方面的基本法律政策 | 第147页 |
五. 提高俄罗斯居民养老待遇 | 第147-148页 |
六. 迁都是解决人口危机的有效措施 | 第148-149页 |
第五节 对中国的启示 | 第149-153页 |
一. 人口素质方面 | 第149-150页 |
二. 人口政策方面 | 第150页 |
三. 社会福利方面 | 第150-151页 |
四. 警示方面 | 第151-152页 |
五. 展望方面 | 第152-153页 |
结束语 | 第153-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1页 |
后记 | 第161-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