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干旱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乌海市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18页 |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8-21页 |
| ·资源型城市 | 第18-20页 |
| ·资源枯竭型城市 | 第20-21页 |
| 3 乌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21-51页 |
| ·研究区基本概况 | 第21-23页 |
| ·自然环境特征 | 第22-23页 |
| ·自然资源特征 | 第23页 |
|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3页 |
| ·基于人地关系演变的乌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23-29页 |
| ·乌海地区人地关系演变 | 第24-26页 |
| ·乌海地区人地关系演变规律 | 第26-28页 |
| ·与西部干旱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比较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页 |
| ·基于 SWOT 分析的乌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29-40页 |
| ·SWOT 分析及其方法 | 第29-32页 |
| ·内部优势分析(strength) | 第32-33页 |
| ·内部劣势分析(Weakness) | 第33-36页 |
| ·外部机遇(Opportunity) | 第36-37页 |
| ·外部威胁(Threat) | 第37-39页 |
| ·乌海市可持续发展的 SWOT 矩阵 | 第39-40页 |
| ·乌海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40-51页 |
| ·乌海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0-43页 |
| ·乌海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 | 第43-48页 |
| ·乌海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第48-51页 |
| 4 乌海市综合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51-55页 |
|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第51-52页 |
| ·建立农牧业经济经营体系,增加第一产业经济总量 | 第51页 |
|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第二产业稳定发展 | 第51-52页 |
| ·摆脱资源限制,创造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点 | 第52页 |
|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第52-54页 |
| ·将沙化治理作为区域合作的重点工作 | 第52-53页 |
| ·环境和经济并重,优先保护环境 | 第53-54页 |
|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第54页 |
| ·保护现有资源,拓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渠道 | 第54页 |
| ·积极发展替代产业 | 第54页 |
|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第54-55页 |
| ·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54页 |
| ·打破地域界限,推进小三角区域一体化 | 第54-55页 |
| ·增强区域合作 | 第55页 |
|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 第55页 |
| 5 结语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