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山西杂剧作家作品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第1章 山西地区元杂剧创作概况 | 第12-25页 |
| ·山西地区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 | 第12-20页 |
| ·战后经济迅速恢复 | 第12-15页 |
| ·悠久的戏曲文化历史 | 第15-18页 |
| ·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 第18-20页 |
| ·山西杂剧作家 | 第20-25页 |
| 第2章 婚姻爱情剧中的女性形象 | 第25-35页 |
| ·朴实的爱情观 | 第26-28页 |
| ·勇敢抗争的精神 | 第28-32页 |
| ·独立的人格 | 第32-35页 |
| 第3章 历史剧中的群像谱 | 第35-50页 |
| ·“忠”“义”形象的诠释 | 第36-41页 |
| ·复仇精神 | 第41-43页 |
| ·追求人格与怀才不遇的独特心境 | 第43-46页 |
| ·归隐与出山的二难选择 | 第46-50页 |
| 第4章 度脱剧与公案剧 | 第50-56页 |
| ·度脱剧 | 第50-53页 |
| ·浓厚的佛、道文化氛围 | 第50-51页 |
| ·无奈之中的精神解脱 | 第51-53页 |
| ·公案剧 | 第53-56页 |
| 第5章 山西元杂剧的遗韵 | 第56-69页 |
| ·山西地域文化对杂剧作家的熏陶 | 第56-66页 |
| ·民族文化习俗碰撞融合 | 第56-59页 |
| ·兼收并蓄的开放性 | 第59-63页 |
| ·勤俭、淳朴、务实的民风 | 第63-66页 |
| ·对明清山西戏曲的影响 | 第66-67页 |
| ·对山西商业文化的影响 | 第67-69页 |
| 结语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