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粮食安全研究--以稻米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11-12页 |
·主要内容 | 第12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风险综述 | 第15-17页 |
·基于区域合作的粮食安全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中国-东盟区域粮食生产与贸易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中国-东盟合作模式与粮食安全综述 | 第21-22页 |
·总结及启示 | 第22-23页 |
3 中国粮食供需、粮食贸易与粮食国际风险 | 第23-32页 |
·中国粮食供需状况分析 | 第23-27页 |
·中国粮食贸易状况分析 | 第27-29页 |
·粮食国际贸易风险分析 | 第29-31页 |
·结论及分析 | 第31-32页 |
4 中国-东盟粮食安全区域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43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区建设及其区域市场一体化概览 | 第32-33页 |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提出 | 第32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早期收获计划 | 第32-33页 |
·中国-东盟粮食双边贸易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东盟粮食市场总量可供性分析 | 第34-36页 |
·东盟粮食市场时点可供性分析 | 第36-42页 |
·分析框架 | 第36-37页 |
·世界、东盟和中国稻米产量波动比较 | 第37-41页 |
·世界稻米主产国和中国稻米产量波动比较 | 第41-42页 |
·结论及分析 | 第42-43页 |
5 中国-东盟区域谷物贸易流量与潜力分析 | 第43-50页 |
·修正的引力模型 | 第43-45页 |
·模型的选择和设定 | 第43-44页 |
·解释变量的含义、预期符号及理论说明 | 第44页 |
·样本及数据说明 | 第44-45页 |
·中国-东盟 FTA 对谷物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5-48页 |
·中国-东盟谷物贸易潜力分析 | 第48-49页 |
·结论及分析 | 第49-50页 |
6 总结与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总结 | 第50页 |
·政策建议及后续研究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