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0页
   ·环氧树脂的概况第8-13页
     ·环氧树脂的发展简史第8-9页
     ·环氧树脂的特性和分类第9-11页
     ·环氧树脂的应用第11-12页
     ·现状和市场前景第12-13页
   ·环氧树脂增韧的方法第13-16页
     ·形成互穿网络聚合物(IPN)结构增韧第13-15页
     ·刚性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第15页
     ·应用核壳结构聚合物来增韧环氧树脂第15页
     ·树枝形分子增韧环氧树脂第15页
     ·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第15-16页
     ·热塑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第16页
     ·橡胶改性增韧环氧树脂第16页
     ·应用柔性链段的固化剂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第16页
     ·应用复合弹性体微粒改性环氧树脂第16页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第16-18页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的性质和国内现状第16-17页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的固化剂第17-18页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的研究现状第18页
   ·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第20-26页
   ·实验部分第20-21页
     ·实验药品第20页
     ·实验仪器第20-21页
     ·实验装置第21页
   ·实验过程第21-22页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的提纯第21页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预处理第21页
     ·丙烯酸酯的制备第21-22页
     ·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2页
   ·产品表征第22页
     ·原料熔点的测定第22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22页
     ·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测试第22页
   ·结果与讨论第22-24页
     ·提纯前后的原料的熔点比较第22-23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23页
     ·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26-36页
   ·实验部分第26-27页
     ·实验药品第26页
     ·实验仪器第26-27页
     ·实验装置第27页
   ·实验过程第27页
     ·纳米粒子的预处理第27页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7页
   ·产品表征第27-28页
     ·凝胶时间的测定第27页
     ·力学性能的测试第27页
     ·复合材料的断面扫描第27页
     ·红外光谱测试第27页
     ·热失重分析第27-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4页
     ·促进剂的选择第28-29页
     ·固化剂的确定第29页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及其固化物的FT-IR表征与分析第29-30页
     ·固化温度的确定第30-31页
     ·固化升温程序的确定第31页
     ·纳米粒子的确定第31-32页
     ·不同质量分数SiO_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第32-33页
     ·纯树脂固化物和复合材料的断面扫描第33-34页
     ·复合材料的热失重分析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R-122/聚氨酯互穿网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第36-43页
   ·实验部分第36-37页
     ·实验药品第36页
     ·实验仪器第36-37页
     ·实验装置第37页
  本实验所采用的装置如图4-1所示第37页
   ·实验过程第37-38页
     ·纳米粒子的预处理第37页
     ·PU预聚体的合成第37页
     ·R-122/聚氨酯互穿网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7-38页
   ·产品表征第38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38页
     ·力学性能测试第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2页
     ·聚氨脂预聚体的合成第38页
     ·聚氨酯预聚体的红外光谱图第38-39页
     ·聚合物互穿网络的形成第39-41页
     ·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结论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作者简介第48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和县矿产企业集群动态能力研究
下一篇:纳米二氧化硅的疏水改性及其在苯丙乳液和渗透汽化膜制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