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王硇古村落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8页
   ·古村落保护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古村落保护的背景第11页
     ·古村落保护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古村落保护进展第12-14页
     ·国外古村落保护法规第12-13页
     ·国内古村落保护法规第13-14页
   ·古村落研究综述第14-15页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第15-17页
     ·研究对象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创新点第17-18页
     ·研究对象创新第17页
     ·研究议题创新第17页
     ·评价方法创新第17-18页
2 王硇村特色及价值第18-28页
   ·王硇村区位及历史渊源第18页
   ·王硇村价值特色第18-28页
     ·自然环境特色第18-19页
     ·人工环境特色第19-23页
     ·人文环境特色第23-24页
     ·历史文化价值评价第24-28页
3 保护面临的问题第28-30页
   ·法律缺失增加保护困难第28页
   ·现代生活方式严重蚕食传统风貌第28页
   ·新建民宅影响村落整体风貌第28页
   ·村落旧区常驻人口剧减第28-29页
   ·保护意识薄弱导致传统建筑逐步衰败第29页
   ·革命重大事件及名人宣传力度不够第29页
   ·资金短缺导致保护效果不佳第29页
   ·外来文化打破了古村落的静谧第29-30页
4 王硇村的保护第30-35页
   ·保护原则第30-31页
     ·原真与延续性原则第30页
     ·展示与宣传原则第30-31页
     ·分层次保护原则第31页
     ·资金原则第31页
   ·保护观念第31-32页
     ·依据具体情况划分保护级别第31页
     ·保护——开发——保护第31-32页
     ·清醒定位,积极建设第32页
   ·保护内容第32-33页
     ·保护古村落的外貌——自然环境第32页
     ·保护古村落的性格——传统建筑第32页
     ·保护古村落的骨架——传统格局第32页
     ·保护古村落的灵魂——传统文化第32-33页
     ·凸显古村落红色文化第33页
   ·保护方式第33-35页
     ·博物馆式保存第33-34页
     ·动态保存第34页
     ·王硇村保护方式第34-35页
5 王硇村的发展第35-54页
   ·发展定位第35页
   ·发展路径第35-36页
     ·发展模式借鉴第35-36页
     ·王硇村发展路径第36页
   ·对策措施第36-54页
     ·确定保护内容第36-38页
     ·评估现存建筑价值第38-41页
     ·确定历史建筑及建档第41-42页
     ·确定保护范围第42-44页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第44-46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46-47页
     ·建造村落新区,保护旧区传统风貌第47-48页
     ·以特色产业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第48-51页
     ·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全民素质第51-54页
6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根建筑”—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回归与创新
下一篇: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河北省井陉县大梁江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