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第2章 确立商誉权人格属性的必要性 | 第14-23页 |
·商誉权人格性的地位及其在立法上的缺失 | 第14-18页 |
·商誉权具有人格性 | 第14-15页 |
·商誉权人格性的地位 | 第15-16页 |
·我国立法对商誉权人格性规定的缺失 | 第16-18页 |
·两大法系对商誉权人格性问题研究不足的原因探析 | 第18-20页 |
·英美法系对商誉权人格性问题研究不足的原因 | 第18-19页 |
·大陆法系对商誉权人格性问题研究不足的原因 | 第19-20页 |
·确立商誉权的人格性的意义 | 第20-23页 |
·有利于完善关于商誉权法律属性的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有利于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21-23页 |
第3章 商誉权人格性的理论界定 | 第23-34页 |
·商誉权人格性研究的观点及其不足之处 | 第23-28页 |
·知识产权说 | 第23-24页 |
·知识产权外的其他无形财产权说 | 第24-26页 |
·名誉权说 | 第26页 |
·商事人格权说 | 第26-28页 |
·确定商誉权的人格属性需遵循的评价标准 | 第28-31页 |
·符合商誉权人格性的特点 | 第28-30页 |
·有利于对商誉权的法律保护 | 第30-31页 |
·确立商誉权的人格属性须解决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 第31-34页 |
·商誉权中的直接财产性问题 | 第31页 |
·商誉权同“商品化权”在人格性方面的区别 | 第31-32页 |
·商誉权同著作权在人格性方面的差别 | 第32-34页 |
第4章 商誉权人格属性的范围和内容 | 第34-40页 |
·商誉权人格属性范围的界定 | 第34-37页 |
·从权利主体的角度界定商誉权人格属性的范围 | 第34-35页 |
·从权利客体的角度界定商誉权人格属性的范围 | 第35-37页 |
·商誉权人格属性的内容 | 第37-40页 |
·商誉保有权 | 第38页 |
·商誉调整权 | 第38-39页 |
·商誉维护权 | 第39-40页 |
第5章 商誉权人格属性立法完善的思路 | 第40-45页 |
·将商誉权人格属性规定在民法典中的思路 | 第40-41页 |
·将商誉权人格属性规定在商誉权民商事单行法中的思路 | 第41-42页 |
·将商誉权人格属性规定在商事法中的思路 | 第42-43页 |
·在商事通则性法律规范中对商誉权人格属性的立法完善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