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s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1 黄瓜花叶病毒概述 | 第9-10页 |
·黄瓜花叶病毒的分类地位、病原形态及生物学 | 第9页 |
·黄瓜花叶病毒的分布及危害症状 | 第9-10页 |
·黄瓜花叶病毒的发生规律及传毒介体 | 第10页 |
2 黄瓜花叶病毒的防治 | 第10-13页 |
3 转录后基因沉默 | 第13-19页 |
·转录后基因沉默的发现及定义 | 第13页 |
·转录后基因沉默的分类和相关作用机制 | 第13-15页 |
·RNA沉默的病毒抑制子 | 第15-17页 |
·人工microRNA抗病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4 本研究的背景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人工microRNA319的构建 | 第21-33页 |
1 材料 | 第21-22页 |
·供试菌株和载体 | 第21页 |
·供试试剂 | 第21页 |
·引物 | 第21-22页 |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2页 |
2 方法 | 第22-30页 |
·DNA分子操作常规技术 | 第22-29页 |
·人工microRNA319的构建示意图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人工microRNA319的构建 | 第30-32页 |
·人工microRNA319测序结果 | 第32页 |
·人工microRNA319电泳检测 | 第32页 |
4 讨论 | 第32-33页 |
第三章 amiRNA319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40页 |
1 材料 | 第33页 |
·供试菌株和载体 | 第33页 |
·供试试剂 | 第33页 |
·引物 | 第33页 |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33页 |
2 方法 | 第33-36页 |
·DNA分子操作常规技术 | 第33-35页 |
·amiR319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 | 第35页 |
·miR319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 | 第35-36页 |
·原核表达载体转大肠杆菌HT115(RNaseⅢ缺失) | 第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amiR319原核表达载体构建过程 | 第36-37页 |
·miR319原核表达载体构建过程 | 第37-38页 |
·原核表达载体转大肠杆菌HT115(RNaseⅢ缺失)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amiRNA319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7页 |
1 材料 | 第40页 |
·供试菌株和载体 | 第40页 |
·供试试剂 | 第40页 |
·引物 | 第40页 |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40页 |
2 方法 | 第40-43页 |
·DNA分子操作常规技术 | 第40-42页 |
·amiRNA319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 | 第42页 |
·miRNA319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 | 第42-43页 |
·双元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LB4404 | 第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amiRNA319双元表达载体构建过程图 | 第43-44页 |
·miRNA319双元表达载体构建过程图 | 第44-46页 |
·双元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LB4404 | 第46页 |
4 讨论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双元表达载体在烟草中表达 | 第47-51页 |
1 材料 | 第47页 |
·供试菌株和载体 | 第47页 |
·植物材料 | 第47页 |
·供试试剂 | 第47页 |
·植物培养基 | 第47页 |
2 方法 | 第47-49页 |
·用于转化的根癌农杆菌的准备 | 第48页 |
·烟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48-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潮霉素临界值的筛选结果 | 第49页 |
·转基因烟草再生苗的获得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创新点 | 第51-52页 |
1 结论 | 第51页 |
2 创新点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附录A 本论文所用重要缩写词及中文对照 | 第61-62页 |
附录B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 第62-65页 |
附录C 常用的抗生素配制方法及使用浓度 | 第65-66页 |
附录D 常用化学试剂、分子生物学试剂及仪器 | 第66-67页 |
附录E amiRNA319序列测序比对结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