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4页 |
1 大菱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杂交育种 | 第12-13页 |
·选择育种 | 第13-14页 |
·雌核发育与多倍体 | 第14-15页 |
·分子标记技术研究 | 第15-16页 |
2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 第16页 |
·选择育种的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3 相关鲑鳟鱼类重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生长和存活性状 | 第19-21页 |
·抗病性状 | 第21-22页 |
·其它性状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大菱鲆幼鱼生长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与选择方法比较 | 第24-33页 |
1 大菱鲆幼鱼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 第24-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家系构建和培育 | 第24-25页 |
·数据收集 | 第25页 |
·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结果 | 第26-28页 |
·家系生长和存活性状的表型参数 | 第26-27页 |
·生长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页 |
2 大菱鲆幼鱼生长和存活性状选择方法比较 | 第28-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页 |
·家系构建和培育 | 第29页 |
·数据收集 | 第29页 |
·统计分析 | 第29页 |
·结果 | 第29-31页 |
·生长性状选择方法比较 | 第29-30页 |
·存活性状选择方法比较 | 第30页 |
·优良家系筛选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耐高温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统计模型分析及耐高温家系筛选 | 第33-51页 |
1 大菱鲆幼鱼生长和耐高温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33-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家系构建和培育 | 第33页 |
·家系标记 | 第33-34页 |
·耐温实验 | 第34页 |
·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结果 | 第35-37页 |
·生长和耐高温性状的描述性统计量 | 第35页 |
·耐温实验分析 | 第35-37页 |
·生长和耐高温性状的方差组分、共同环境系数和遗传参数 | 第37页 |
·讨论 | 第37-38页 |
2 应用不同统计模型分析大菱鲆耐高温性状的遗传参数和选择准确性 | 第38-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家系构建和培育 | 第39页 |
·家系标记 | 第39页 |
·耐温实验 | 第39页 |
·统计方法 | 第39-42页 |
·结果 | 第42-47页 |
·耐温实验分析 | 第42-43页 |
·不同统计模型下耐高温性状的方差组分、共同环境系数和遗传力 | 第43页 |
·统计模型比较 | 第43-47页 |
·讨论 | 第47页 |
3 大菱鲆耐高温家系筛选 | 第47-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页 |
·家系构建和培育 | 第48页 |
·家系标记 | 第48页 |
·统计分析 | 第48页 |
·结果 | 第48-50页 |
·慢速升温方式下家系选择方法比较 | 第48-49页 |
·快速升温方式下家系选择方法比较 | 第49页 |
·耐高温家系筛选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1页 |
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发表的论文与获奖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