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我国农业相互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4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创新点第14-16页
2 农业相互保险的理论基础第16-22页
   ·农业相互保险的界定第16-17页
   ·农业相互保险与商业保险的比较分析第17-18页
   ·农业相互保险的优势及风险第18-20页
   ·农业相互保险的相关理论第20-21页
     ·交易成本理论第20页
     ·代理成本理论第20-21页
     ·机构理论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我国农业相互保险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第22-30页
   ·我国农业相互保险的发展第22-24页
     ·古代农业相互保险的历史第22页
     ·近代农业相互保险的发展第22页
     ·建国后农业相互保险的发展第22-24页
   ·我国农业相互保险的现状第24-25页
   ·我国农业相互保险存在的问题第25-28页
     ·农业相互保险的法律法规问题第26页
     ·农业相互保险的监管问题第26-27页
     ·农业相互保险的财政补贴问题第27-28页
     ·农业相互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问题第28页
     ·农业相互保险在操作上的困难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30页
4 相互保险在我国农业保险中的适用性分析第30-38页
   ·相互保险在我国农业保险中必要性的规范分析第30-33页
     ·加强农业防灾减损的需要第30页
     ·降低农业保险高成本的需要第30-31页
     ·解决农业保险经营管理困难的需要第31页
     ·解决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需要第31-32页
     ·增加农业保险的有效供求的需要第32-33页
   ·相互保险在我国农业保险中必要性的模型分析第33-36页
     ·农业相互保险必要性的效用模型分析第33-35页
     ·农业相互保险必要性的模型推广第35-36页
   ·相互保险在我国农业保险中的可行性分析第36-37页
     ·我国农业相互保险拥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第36页
     ·相互保险更适用于属于政策性保险的农业保险第36-37页
     ·农业相互保险在经营管理方面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术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5 国外农业相互保险的经验及启示第38-45页
   ·日本的农业相互保险的经验第38-41页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第38页
     ·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第38-39页
     ·政府的大力支持第39页
     ·完善的组织结构第39-40页
     ·农业相互保险机构经营成熟第40-41页
   ·法国的农业相互保险的经验第41-42页
     ·农业相互保险法律法规完善第41页
     ·政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第41-42页
     ·实行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第42页
     ·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制定审慎的经营策略第42页
   ·国外农业相互保险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42-44页
     ·加快农业相互保险的立法进程第42-43页
     ·加大政府对农业相互保险的扶持力度第43页
     ·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第43页
     ·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业务多元化第43-44页
     ·试点开展农业相互保险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6 促进我国农业相互保险发展的策略第45-52页
   ·完善农业相互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第45页
   ·成立独立的相互保险公司监管机构第45-46页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第46-47页
   ·建立健全的风险分散机制第47-49页
     ·建立再保险机制第48页
     ·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第48-49页
   ·优化农业相互保险经营策略第49-51页
     ·以险养险第49-50页
     ·建立防灾减灾体系第50-51页
     ·完善保险公估制度第51页
     ·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第51页
     ·培养农业相互保险专业人才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盘锦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研究
下一篇:中油吉化“厂办集体”企业改革发展战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