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

红绿联盟时期德国外交“绿色化”分析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绪论第5-12页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5-6页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6-10页
 三、 本文写作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0-12页
第一章 绿党的崛起及其外交理念的流变第12-22页
 一、 德国绿党的兴起及其意义第12-13页
  (一) 绿党的初创:从街头政党到议会政党第12页
  (二) 绿党加入执政联盟及其意义第12-13页
 二、 红绿联盟建立之前绿党外交理念的流变第13-16页
  (一) 绿党外交理念的基本观点第14页
  (二) 现实与理念的冲突第14-15页
  (三) “介入式和平主义”的产生第15-16页
 三、 德国绿党外交理念的产生基础第16-22页
  (一) 冷战后的德国的国际环境第17-18页
  (二) “正常化”观念第18-19页
  (三) “后民族国家”观念第19-20页
  (四) 观念的融合第20-22页
第二章 “介入式和平主义”:绿党执政初期外交思路的变与不变第22-30页
 一、 科索沃冲突与绿党的外交调整第22-26页
  (一) 红绿联合政府的建立第22-23页
  (二) 社会民主党在科索沃问题上的立场第23页
  (三) 绿党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外交困境与破题思路第23-24页
  (四) 绿党调整外交政策的原因分析第24-26页
 二、 介入式和平主义原则下的“绿色化”外交第26-30页
  (一) 红绿联盟政府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外交斡旋第26-27页
  (二) 绿党的“和平主义”立场及其评价第27-28页
  (三) 对介入式和平主义的初步分析第28-30页
第三章 “9·11”事件后:德国外交风格“绿色化”的初步形成第30-40页
 一、 绿党在“9·11”事件后的外交反应第30-33页
  (一) 绿党:“谨慎维护德美关系的团结”第31-32页
  (二) 红绿联盟政府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积极作为第32-33页
 二、 伊拉克战争前后:外交风格“绿色化”的初步形成第33-40页
  (一) 红绿两党的反战立场第33-34页
  (二) 绿党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原因分析第34-36页
  (三) 伊拉克问题上的“绿色化”外交第36-37页
  (四) 德国外交风格“绿色化”展望第37-40页
结语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恐怖主义的兴起及其发展趋势探析
下一篇:试论美国新闻媒介政治监督地位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