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法院调解的法治化路径

目录第1-6页
CATALOGUE第6-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法院调解制度的概述第13-20页
 一、法院调解的概念及特征第13-16页
 二、法院调解的价值及功能第16-18页
  (一) 为当事人提供纠纷解决的复数选择,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第16页
  (二) 快捷、有效地解决纠纷,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资源第16-17页
  (三) 缓解社会矛盾,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第17-18页
 三、法院调解的原则第18-20页
  (一) 自愿原则第18-19页
  (二) 合法原则第19-20页
第二章 法院调解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理论基础第20-38页
 一、传统调解的社会语境、存在形态及制度功能第21-31页
  (一) 传统调解的三重语境第21-25页
  (二) 传统调解的构成要素第25-28页
  (三) 传统调解的评价与反思第28-30页
  (四) 结论第30-31页
 二、传统调解的转型与法院调解制度的确立、发展第31-38页
  (一) 调解的现代转型——马锡五审判方式第31-34页
  (二) 法院调解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第34-38页
第三章 法院调解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38-53页
 一、法院调解的现状——全面复兴第38-40页
 二、法院调解复兴的原因第40-42页
  (一) 转型社会纠纷剧增,结构性纠纷和非结构性纠纷交织第40-41页
  (二) 社会自我消解纠纷能力降低,纠纷大量涌向法院第41页
  (三) 司法改革未能实现社会对它的期待,也没能实现它对社会的允诺第41-42页
 三、法院调解制度和实践存在的问题第42-53页
  (一) 调解理念方面:法院调解与法治存在冲突第43-45页
  (二) 调解制度方面第45-50页
  (三) 调解实践方面第50-53页
第四章 对我国法院调解的制度性反思第53-68页
 一、理念层面:法院调解与法治化如何契合第53-57页
  (一) 法院调解法治化的要求第53-54页
  (二) 法院调解法治化路径第54-57页
 二、司法模式层面:两种司法模式下法院的主体性建构第57-63页
  (一) 法理型司法:规则之治与程序正义第57-58页
  (二) 目标型司法:纠纷解决第58-61页
  (三) 法院的主体性构建第61-63页
 三、司法功能层面:法院调解司法效率和行动者策略第63-68页
第五章 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第68-74页
 一、重构的司法哲学第68-69页
 二、重构的基本原则第69-71页
  (一) 效率原则第70页
  (二) 循序渐进原则第70-71页
 三、具体的制度建设第71-74页
  (一) 以审判为主轴,实行调审分离第71-72页
  (二) 以当事人主义为定位,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形成当事人处分权对审判权的制约第72页
  (三) 完善法院调解的程序第72-74页
结语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8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之建构
下一篇: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