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

《纽约时报》网络版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以上海世博会期间涉华报道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6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选题背景第12-13页
     ·研究的问题第13页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3-18页
     ·国内方面第13-17页
     ·国外方面第17-18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3页
     ·国家形象的概念第18-20页
     ·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第20-23页
   ·基本理论第23-24页
     ·框架理论第23页
     ·意识形态理论第23-24页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第24页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4-26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创新之处第25-26页
第二章 《纽约时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涉华报道分析第26-53页
   ·《纽约时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涉华报道的内容分析第26-36页
     ·研究设计第26-29页
     ·《纽约时报》对上海世博会期间涉华报道的内容分析第29-36页
   ·《纽约时报》对上海世博会期间涉华报道的个案研究第36-53页
     ·高层次结构的分析:新闻话语的主题推导第37-44页
     ·中层次结构的分析:新闻图式结构的分析第44-49页
     ·低层次结构的分析:关键词分析第49-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纽约时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涉华报道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第53-83页
   ·《纽约时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涉华报道的定性分析第53-64页
     ·《纽约时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正面报道第53-56页
     ·《纽约时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的负面报道第56-64页
     ·《纽约时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的中立报道第64页
   ·《纽约时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涉华报道的议题框架分析第64-71页
   ·《纽约时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涉华报道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第71-83页
     ·中国的政治形象第72-74页
     ·中国的经济形象第74-75页
     ·中国的文化形象第75-77页
     ·中国的社会形象第77-78页
     ·中国的总体形象第78-83页
第四章 《纽约时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涉华报道的方式及其原因探究第83-90页
   ·《纽约时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涉华报道的方式第83-85页
     ·负面报道围绕传统议题第83页
     ·运用新闻专业主义手法第83-84页
     ·将观点隐藏在事实中第84-85页
   ·《纽约时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涉华报道方式的原因第85-90页
     ·意识形态的支配第85-86页
     ·新闻传播理念的影响第86-87页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第87-88页
     ·经济利益的驱使第88页
     ·国家利益的需要第88-89页
     ·我国媒体自身因素第89-90页
第五章 《纽约时报》的上海世博会期间涉华报道启示第90-98页
   ·《纽约时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涉华报道的新趋势第90-91页
     ·报道问题现实化第90-91页
     ·报道人群低龄化第91页
   ·正确对待美国媒体倾向性报道第91-92页
     ·客观对待负面报道第91-92页
     ·审视自身不足第92页
   ·改善传播策略第92-94页
     ·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建设第92-93页
     ·及时发布信息避免政治说教第93页
     ·利用全球媒介事件提升中国形象第93-94页
   ·建立系统国际传播战略第94-98页
     ·建立实际有效的国际传播体系第94页
     ·提高国内媒体的对外传播水平第94-96页
     ·整合各种传播渠道第96-98页
结论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3-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大红山铁精矿输送管道SCADA系统设计与开发
下一篇:四川农村信息化过程中的手机媒体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