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吡酮胺妇科用乳膏剂的研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环吡酮胺妇科用乳膏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14-24页 |
一、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14-15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14页 |
·仪器 | 第14页 |
·试药 | 第14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4-15页 |
·溶剂的选择 | 第14-15页 |
·无水乙醇溶剂 | 第14页 |
·水溶剂 | 第14页 |
·甲醇溶剂 | 第14-15页 |
·实验结果 | 第15页 |
二、不同基质环吡酮胺的制备及药物释放度测定 | 第15-20页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5-16页 |
·材料 | 第15-16页 |
·仪器 | 第16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6-20页 |
·软膏基质的选择 | 第16页 |
·乳剂型软剂基质的制备 | 第16页 |
·水溶性软膏基质的制备 | 第16页 |
·油脂性软膏基质的制备 | 第16页 |
·各基质环吡酮胺软膏剂的制备 | 第16页 |
·药物释放度的测定 | 第16-20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16-17页 |
·不同基质软膏的药物扩散试验 | 第17-19页 |
·三种软膏剂的初步稳定性比较 | 第19-20页 |
三、正交试验法优选环吡酮胺基质的配比 | 第20-24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20-21页 |
·仪器 | 第20页 |
·试剂 | 第20-2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1-24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1页 |
·乳膏刘的制备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实验结果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环吡酮胺妇科用乳膏剂的质量评价 | 第24-43页 |
四、有关物质的测定 | 第24-28页 |
1. 仪器和试剂 | 第24-25页 |
·仪器 | 第24页 |
·试剂 | 第24-25页 |
2 色谱条件的确定 | 第25-27页 |
·检测波长的测定 | 第25页 |
·破坏样品溶液的配置 | 第25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25-26页 |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 第26页 |
·最小检测限 | 第26页 |
·空白干扰试验 | 第26-27页 |
·空白溶剂(甲醇进样) | 第27页 |
3. 有关物质的检查 | 第27-28页 |
五、环吡酮胺妇科用乳膏剂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 第28-33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8-29页 |
·仪器 | 第28页 |
·试药 | 第28-29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9-33页 |
·处方的组成 | 第29页 |
·乳膏的制备 | 第29页 |
·含量测定 | 第29-30页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第29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9-30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30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30-31页 |
·加样回收试验 | 第31页 |
·样品含量测定 | 第31-33页 |
六、稳定性试验 | 第33-38页 |
1. 仪器和试药 | 第33页 |
·仪器 | 第33页 |
·试药 | 第33页 |
2 影响因素试验 | 第33-38页 |
·耐寒耐热试验 | 第33-34页 |
·高湿试验 | 第34页 |
·光照试验 | 第34-35页 |
·恒温加速试验 | 第35-38页 |
七、抑菌试验和体外释放度试验的比较 | 第38-41页 |
1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药品 | 第38页 |
·试验菌种 | 第38页 |
·培养基 | 第38页 |
·仪器 | 第3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8-41页 |
·抑菌试验 | 第38-41页 |
·菌液的制备 | 第38-39页 |
·MR琼脂平板的制备 | 第39页 |
·试验菌的接种 | 第39页 |
·牛津杯的制备 | 第39页 |
·结果 | 第39-41页 |
八、家兔初步刺激性试验 | 第41-43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1页 |
2. 方法和结果 | 第41-43页 |
创新与结语 | 第43-44页 |
综述 | 第44-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附图 | 第50-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